【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文/王陶陶】
摘要:将世界分为两半,只需要五年,而整整三代人的命运都将被永久改变。
1945年5月,当纳粹德国被摧毁的一瞬间,德、奥境内的美苏士兵开始联谊狂欢。这一刻,苏联士兵和美国士兵如同兄弟般的拥抱在一起;而就在几个月前的雅尔塔,美国国务卿stettinius热情洋溢地对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表示“美国人民愿意在战后倾全力帮助俄国摆脱战争伤痛。”当时,没有多少人会怀疑美苏两国将在战后成为朋友。
然而,问题恰恰就在此后出现了。在雅尔塔和波茨坦,斯大林元帅郑重地向美国承诺,他将在东欧开展选举,以保证所谓三大国承诺之民主制度覆盖整个欧洲,西方对此虽有疑虑但也甚为欣慰,乃确认了苏联在东欧地区的主导地位。这实际上要求苏联在东欧以西方的政体形式来维持苏联的领导地位——这实际上不能自洽的幻想,孕育了无穷的矛盾。
因为真正的选举只能在东欧各国产生反苏政府,这对斯大林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不能容忍苏联耗尽鲜血获得的势力范围被西方通过选票轻易夺走——在1946年的东欧各国选举中,斯大林不能不违背承诺,默许甚至鼓励东欧各国的布尔什维克采取各种手段打压反对派,修改选票等,从而通过形式选举建立亲苏政府。
就这样,斯大林的东欧民主选举不过是选举的形式,但美国人要求的东欧选举则是选举的实质。这种形式与实质之间的不断争吵,最终使得曾经的反纳粹战友变成了彼此疑惧的对手甚至敌人。
最终,当苏联将最后一个东欧非布尔什维克政府——捷克斯洛伐克的贝奈斯予以铲除时,美国也开始鼓励西欧各国驱逐政府中的亲苏左翼政党,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先后采取了行动。互信彻底被终结,世界陷入了分裂。
事实上,恶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1946年,西方似乎只有丘吉尔这样的退休政客才会堂而皇之地批评苏联,大多数西方领袖依然在重申对苏联的友好,以至于当马歇尔第一次提出对欧洲的大规模援助重建计划时,包括英、法在内的多国领袖的最初反应,竟是美国的援助必须包括苏联。而美国在战后之初,其外交部门在口径上也基本将苏联视为伙伴而非敌人。
然而,随着美苏在东欧战后重建政治架构各自理解的不同及冲突和中国内战的胜利,西方对苏联的恐惧大大加剧了。从1947年到1948年,西方对苏联不断发起特定的技术限制甚至贸易禁运,以遏制苏联实力的增长。到了1949年,西方的技术和贸易限制达到了顶峰。当苏联在远东不断取得胜利时,在美国的压力下,西方列强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对苏联及其盟友约三十个国家实行极端严厉的贸易和技术禁运。
对于苏联来说,这是再不能糟糕的困境。要知道,苏联二战前产业技术发展离不开西方的分裂,以及苏联充分利用西方各国矛盾拥有了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空间。然而,战后美国在西方绝对领导地位的确立,西方世界的分裂一去不复返,当美国开始严格限制西方技术进入苏联后,苏联获取西方先进技术的便利渠道基本被堵死了。由于缺乏可持续的产业创新能力,苏联的基础产业技术竟在后来的数十年里陷入了近乎原地踏步的困境。
在大量关于50年代中苏合作的文献中,都有着苏联某工业品因西方突然禁运而难以生产,以致于不得不用某种低效落后产品代替的尴尬故事
与希特勒一样,斯大林对美国存在一种巨大的误会。当他的试探在远东和东欧一点一点取得成功时,美国因内部缺乏抵抗共识,而对其无所作为,在这位大独裁者眼里,这种不予行动无异于软弱无能,以至于他误以为美国的本质是怯懦。但事实上,斯大林忽略了美国外交的另一种特性。
即,美国在模糊不清的敌人面前行动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需要一种清晰的共识来说服美国社会这是一种威胁,这就给了她的对手放纵的空间和时间。但是,一旦这个对手的敌意和威胁变得赤裸可见了,并引发美国民意的聚焦和重视,那么美国就会变身为一头凶残爆烈的恶虎,突然露出狰狞的利齿并迅速残酷地向猎物猛扑过来。
1941年7月,当日军进入印度支那南部西贡机场后,日军战机足以威胁南海航道和新加坡,美国社会陷入恐慌之中,美国对日外交突然急剧强硬起来,国务卿赫尔蛮横地要求日本撤出中国内地、南洋,否则对其施加毁灭性的禁运,日本外相松岗洋右愤慨地表示,“美国撕下了文明的表皮,变成了白人恶霸”。美国通牒外交的野蛮残酷促使日本上下决心以武力对抗美国,最终招致了日本的亡国之运。
冷战到来的过程实际上是这样的:斯大林的扩张和试探从1946年到1948年不断获得切香肠式的成功,引发了美国大众的恐慌,并在该国社会突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麦卡锡反共民粹风暴,在盲目民意的压迫下,美国政客们陷入节嘶砥砺的恐惧中,各自展现最激烈的反苏姿态以寻求政治安全。
就这样,美国最终变成了一个极度无情、极度残酷、极度凶狠的苏联敌国。正如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所言“美国决心与苏联对抗”,“动用美国所能控制的所有资源”,“在地球每一个点上,对苏联进行最无情的打击”。
而这就是从1945年到1950年发生的所有事情,事实上,将世界分为两半,只需要五年,而整整三代人的命运都将被永久改变。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