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山东某大学火爆了,听说是为每个留学生配备三个异性“学伴”,帮助留学生学习,生活,适应环境,例如一起做任务,一起看书、看电影,还有很多。这特么王子待遇哈!针对群众们排山倒海的关切,那所大学某负责人为其留学生学伴政策给出了若干条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学伴”并无特殊之处,国外也有类似项目。这个意思就是说,国外的大学也搞“学伴”,国内是跟外国学的。 这让俺当场惊掉下巴。 国外大学啥时候为留学生安排过这种“学伴”了?这样的好事俺怎么从没有听说过?俺好歹说也混过个米国学位,还在一所大学里业余兼职教过书误人子弟。那年头俺的狐朋狗友少说也有上百个吧,怎么从来就没人说过这件事?当初要是大学给俺派个“异性学伴”跟俺一起做任务,一起看书、看电影,那可要美S俺了。可这种好事不要说俺这样的穷学生沾不上边,就连那些富可敌国的富家二代也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无论是黑人留学生还是白人留学生,阿拉伯留学生,亚洲各国留学生,压根就没有听说任何一所大学为他们招募“学伴”这种事情。
俺读研时的一个同学,也是死党,叫Kim,他爹当年是韩国第二大出版商,他来美第二个星期就买一辆大奔。Kim 长得很像下面这张照片里的帅哥:
俺发誓大学从来木有给Kim分派过学伴。 但Kim确实有一个学伴,那是他的白人GF,是人家自己泡到手的,俺认识她,都是一个系的。
还有一个学妹,马来西亚来的千金小姐,华人,家里霸占了一个海岛,她长的很像下面这张照片里的女孩:
忘记她的名字了。 不是一个系的,只是去一个教堂。 俺知道大学也没有给她派个“学伴”,她自己有没有物色一个,无从打听。 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阿拉伯国家留美的留学生很多,不少是石油大亨的二代。 那帮家伙一掷千金,但也没听说大学为谁指派过“学伴”。那些富二代倒是不缺女伴,可那跟大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人家自己泡到的。
您或许会有所感慨:人家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陌生的国家,中国的功课那么难读,大学给安排个学伴难道不是可以帮助人家读书学习,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吗?
哼! 想得美!你当这是给小baby派保姆吗? 如今的留学生多半是二十好几,少说也是十八九岁的成年人吧?这是参军打仗的年龄,也是成家立业的年龄。人到这把年纪了,你还不该断奶吗? 自己不会读书写字,不会照料自己,不会打拼吗?你要是不懂汉语,那“汉语水平考试”(HSK)是怎么通过的?如果HSK不过关,学校凭啥录取你呢?如果汉语考试通过了,那你要学伴做啥?俺当年考托福也是勉强过了分数线,一开始也是糊里糊涂混日子,混了一年多才不至于笑话百出了。 这就是生活。一个人生要是不经历过一大把挑战和困难,那还叫人吗? 记得俺留学时候,语言也是不过关滴,但大学会甩俺吗?考试不及格是自己的事。 一个C就足以抵消一个A,平均分数不过B就要被炒。 一旦被炒,90天内要是找不到新东家,立刻卷铺盖滚回中国去,这就是规矩。人家是大学,不是疗养院,没有必要或责任照顾你的特殊需要或脆弱情感。 你又不是什么王子或王妃,大学凭啥要给你安排个异性“伴”? 要“伴”就自己去找呀!
何况在美国如果任何一所大学给留学生安排个山东大学那样的异性“学伴”,而且还是三个,那这所大学可惨了。 一旦惹出个性骚扰事件,人家报警,告到法院,说大学拉皮条把清纯小姑娘指派给疯狂大色狼,不要说大学立马名声扫地,就说这赔偿,大学赔得起吗? 美国体操队队医的性侵案件,那件事根本就不是大学拉皮条所致,就那密西根州立大学还赔偿了5亿美元。要是美国任何一所大学跟某国内大学那样拉皮条安排异性学伴给留学生,估计还不等出事,大学就被教育部或司法部查封了。
这位美国体操队前队医害得密西根大学为他赔了5亿美元的风流债
或许我孤陋寡闻,见识有限,不知道美国有的大学也存在学伴服务。 于是我搜了十几所大学的网页,硬是搜不到这方面的服务。 最困难的是,英文里面就没有相对于汉语“学伴”这个意思的英文单词或词组。 我看网上很多人也跟我一样懵碧,无法把“学伴”准确地翻译成英文。 所有的答案都扯淡,如fellow student, fellow, colleague, schoolmate, fellow classmate, partner, companion,还有《中国日报》翻译成“buddy”。这统统不是今日汉语中官方指派的“学伴”的那种涵义。 原因很简单,英美国家就不敢搞山东大学“学伴”这样的东东,万一走火了会出人命。 上面那些英文词汇都是指同学、校友或私人朋友,不是指大学安排的“学伴”。 就说原来重庆那谁的儿子小时候不是在英国某贵族学校读书的吗?他一开始倒是有个异性“学伴”,但那是他妈,跟学校毫无干系。他妈英文够臭,根本教不了他,也就是给他煮煮饭打扫打扫房屋吧,老妈子的角色,也不算是“学伴”。
不光美国,世界上别的国家也不搞这种“学伴”。 鲁迅的一些作品里有提到他留学日本的那些事,他有说过仙台医学院给他安排“学伴”吗? 中国的许多革命先驱或领导人是曾留学法国或苏联的,如周总理、朱委员长、邓总等,他们留学期间学校有给他们安排过学伴吗?
这就怪了,那凭什么今日中国的大学要为留学生安排“学伴”?网上搜了一下,其实这不是山东大学的独创,吉林大学早就搞了:
看到吉林大学这个招聘学伴通知,我恍然大悟,又去搜了一下,发现国外的少数大学还真有Buddy 项目,就是英文的“International Buddy Program”,也有叫做“Global University Buddy Program”的,主要是加拿大几所大学和美国北部几所大学办的,但这跟“学伴”不是一回事。 例如,这是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The Buddy Program”的活动内容:
1. showing students around campus (参观校园)
2. locating nearby banks and grocery stores (告诉新生附近的银行和杂货店在哪里)
3. discussing Montreal neighbourhoods to help find an apartment (介绍蒙特利尔的社区概况并帮助新生找公寓住下)
4. chatting over a cup of coffee (喝杯咖啡,闲聊)
上面的信息可在 https://www.mcgill.ca/internationalstudents/once-here/buddy 找到。 你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类似这样的帮助国内和国外新生的program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啊! 俺在美国有一次转学,那边的系主任派了个助教去接机,那助教临时家里有事没法去接我,结果系主任他老人家亲自去接,俺感动的差点哭出来。 国外这种Buddy Program只是临时帮助新生在校园落脚而已,根本就不是帮老外学习的“学伴”,而且都是同性别之间的。下面几张照片就是例子:
所以呢,国内的留学生学伴program在国外就根本不存在。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在华外国留学生之中固然有些是不错的,但很多就是学渣甚至人渣。特别是来自某些国家的,根本就提不起来。安排好端端的女大学生给他们当“学伴”,这不光是糟蹋人才,也是糟蹋女性,糟蹋国民。 我就这么说,不服去告我。
国人出国留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给过中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当初第一批庚子赔款来美留学的,很多都是小孩子,就那也不搞什么“学伴”。 史书上记载,那时有些小留学生就寄居在大学附近的老百姓家里。这种情况今天仍然存在,这就叫“host family”,是老百姓自愿接纳留学生住在家里,大学只是传递一下信息而已,并不具体操办。 如今这种寄居方式多半适合于那些国际短期交换生。 当年我们这些来自国内的老土在美国当留学生时,钱不够花就去学校食堂打工,就去当助教或实验室小工,挣钱交学费和租金。 美国当地学生也是如此。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本来就该如此。 任何国家都不必给予任何留学生超国民待遇。
写这个帖子时搜索了有关的图片,无意中看到了一些在华黑哥们找中国女友的照片,有清纯的,有憨厚的,有恶心的,也有cheap的,顺便一并发过来给各位欣赏一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