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托福从80分开始每10分都是一个坎,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成立,但确实也显示出了托福涨分过程可谓苦难重重,5分10分的突破可能都需要数以月计的努力。
而SHORPEN小哥哥作为一个首考61的普通考生,却一口气越过了40分获得了105的满意成绩,和“裸考就能轻松上100”的天资型选手不同,小哥哥在过程中认真的分析了考题的固有模式,摸索出了最适合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涨分路。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快来看看吧!
本文5714字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因为圣诞节的原因,2017年最后一场托福出分竟然延迟了快一周,每天都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一年前自己内心是多么渴望地想得到从来没有忘记。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从61到105!终于终于!我做到了!
先来一张考完拍的硬照缓解一下这篇心经和鸡汤的浓度。
筹备出国的路上,提高英语真的只是一方面,你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养,要求自己变得更加有趣。当然期间你会十分痛苦,在不断的怀疑、否定自己、在一次次击碎自己自尊心又重建信心的过程中“重生”时,回头看,这一切又是来得这么“理所当然”。(其实我是个有点文艺的“程序猿”)
然后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因为我自知基础不好,所以大学的时候准备出国也是十分早了。最开始考了61分(R16 L8 S18 W19),这个成绩我给任何人都没有说过(包括父母),只是一个人默默地继续每天坚持学英语、练英语,我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也会达到想要的成绩,告诉自己“还有时间,你可以的!”。
终于到大三的时候,感觉时间有点慌张了,所以先考了gre,这次时隔快9个月之后又重新刷了一遍托福,本来觉得接近100就很是满足了,结果惊喜地发现竟然考了105(R29L25 S24 W27)。PAYOFF PAYOFF!
其实说起“方法论”可能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套,但真正能落实好的没几个人,我想了想可能一部分是因为心态的问题。所以这篇文章我打算从“心态+经验”两部分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心态篇
—“你为什么选择出国?”
这个问题我问了很多之前“同路”的朋友,有因为想要为求职添一份彩,有喜欢英文和西方文化的,当然还有一类只是把出国作为back-up,想着试试不行就另谋出路的。其实现在来看,我们真正能达到目标,光是靠“喜欢”和“热情”,是大概率办不到的。所以要让自己处于“无退路”的“绝境”,虽然我也有争取保研的资格,但我就常告诉我家人,认准了这条路,付出多少都心甘情愿,不放弃!别人办得到的,我一样办得到!
所以,还在犹犹豫豫的朋友们,真的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大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徘徊,“条条道路通罗马”,路的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没有坚毅的决心,靠什么支撑你日日夜夜的拼搏,用什么在你失败之后重建自己的信心?
当然不排除看“美国考试日报”有一部分学霸。他们可能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放心考,不慌不急,大家一般第一次都是90+,之后再好好学就好了!”,曾经我也以为听力随便选一下就20了,最后第一次“随心选”的结果却如图所示…没错,是有一部分的同学靠着基础就能顺利达到100+的高度。但你真的知道别人之前的英文是怎么默默提高的吗?“把自己看低点,脚踏实地一点”从来不会吃亏。
还没取得心仪成绩的朋友也不必“不平衡”,学习都是有一个过程,或早或晚,终点一样就没什么差别。(其实ETS已经很贴心的在tpo4letcure2里面说明了,Don’t worry if you are not sure where you are headed or what your long-term goals are. If you rely on yourself and trust your own talents and your own interest, your path will make sense in the end. 共勉!
经验篇
之前提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个虽然很重要,但绝对不能做为备考的关键。有很多朋友花了很多时间搜集方法论,看鸡汤的时候“热情高涨”,但最后却很少落实到笔头。我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你,能同我一样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多点恒心和毅力,一起不断进步!
我认为单从托福这个考试来看,备考的关键主要放在“单词+练习+总结”上。
单词
市面上的单词书良莠不齐,作为基本都背过的人,可以真的是差别很大了!教给你们一个鉴别方法,基本收录词汇低于8000-10000的就可以淘汰了。背单词可以循序渐进,从“四级-六级-托福-GRE”,背前三个的时候要求要高一点,要能准确的发音,听到之后1秒内要反应来词意。
要把背的单词想办法用起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要做“passive receptor”,要“activeoutput”,会用了基本就是你自己的了。
用不用记单词软件我觉得说法不一,不必强求。找一个自己舒服的状态,我是两个一起来的,不会的我会记在本子上,排队看,地铁上看,约饭等位也别闲着!
剩下的就是“坚持坚持坚持”!可能大部分人用软件刷单词每天100个就很知足了。可以说真的不够了!干嘛那么心疼自己?背gre的学术单词我之前软件都是每天700+,背完再用书背。而且,我从来没有因为打卡广而告之到发朋友圈的地步。“默默坚持下来”最实际!
听力
从8-20-18-25,老师们都说是奇迹。但是经历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除了上面的重头“背单词”以及老生常谈的“精听”以外。要不断的总结自己的问题,比如听不懂、记不下和不会做,都是不同的问题,而且都十分严重,要针对性的解决。
第一类朋友大概率是单词不过关,拿我背的最全的词汇书来看,几次考试基本上是没有超纲词汇的,就算有,也会“贴心地”帮你用一句话解释,而且往往听不懂的词都是关键,有的时候这一句解释听懂了,整个段意思就get了。
第二类基本是因为逻辑不清晰,其实lecture或conversation里面的内容都是和日常老师上课的逻辑是相通的。例如,最简单的模式是“今天我们来讲一个XXX”,那接下来的一段就是XXX的概述,定义完了之后一般都会详细解释,或举例或分类,或横向分类解释或纵向不断深入解释,一般课上会有学生提问或者老师展望未来,这离题的内容大概率是考点啊!不能直观理解的可以看看TD里的机经回忆,正常的要求是在理解了一篇讲座的内容之后,要能凭着自己的笔记复述给别人。相信我,整个训练过程下来,专业课的听课效率都会上升。
第三类基本是因为题做的太少了,根本不知道听哪里。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过度于关注每一句话,一句话听不懂就愣了,但其实托福很少考一句话的题目。大多数的题目都是一整段的大意。
在考前一个月突破的时候,我会用“表格+笔记”的方式过题,千万不要刷题!表格大概是长这样的:
要精做,第一遍先正常听和做题,第二遍精听,精听的步骤和软件之前很多人分享过了,针对低于20分的同学很有用!这个时候可以在原文上标记好听不懂的句子/单词。第三遍,因为前面的步骤理解的都是句子层面,这一次我们要一段一段听,争取能复述出这一段的意思,同样,在原文中把段意标出来(整理在学习笔记中)。我最后的笔记总结是这样的:
随着不断总结,我们会发现基本除了开头和结尾,中间都是三个主要内容,一段对应一道题,每道题又有相应的类型和出题点(标记在表格中)。自然在以后做题时,就有相应的侧重点了。
同时,在每一篇lecture的学习笔记中,我们除了在精听时标记难词、难句,完成分段后,我们还需要加强之前提到的对于文章逻辑的理解。因此精听结束后,我会习惯性地看着笔记回忆出这篇lecture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用来理文章的结构。(可能有瑕疵,随便选了一篇解释一下意思,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了)
针对第三类同学,我们一定要着重于文章的逻辑理解以及揣摩出题思路,同时也要记录一下自己的错题,结束所有工作也别急着关电脑,花一分钟想想错误的原因。重听的时候对照标记的错题和笔记。反复错的题反思一下“精听”怎么做的?
考托中流传着一句话“得听力者得托福”说的一点都不错,基本上听力差的口语和写作都不会太好,建议把多数时间放在听力上。
阅读
除了“背单词真的很重要”以外。我觉得有一部分和听力的备考是相同的,每一篇阅读读完、对完答案一定只是做了最基础的工作,务必对错题进行分类,对文章重新梳理结构。阅读的问题大概也无非就是“单词背的不够好,段内以及文章结构把握不好,做题定位点找的不好”,这几点都和听力是相同的。要一遍一遍理文章的思路,通常阅读的思路也是一个论点,加主体的解释,每个解释又有例子佐证。具体我觉得分为以下几种:
在笔记的另一个分类里,我做的每一篇阅读都是这样整理出来的:
同时阅读还有一点,“精读+略读”。这点在实操时也十分重要,重点交代段意的句子要精读,实际举例的就扫读。只要知道例子的地方即可。有一部分考生考试做不完题大部分是因为阅读时这一步没做好。同样的,一般句型复杂需要揣摩的都是出题点,如果搞反了,主旨句却没细读,那么文章讲什么肯定都不清楚,题目准确率当然上不去了。
口语+写作
之所以这两部分放在一起讲是因为我觉得都是“输出类”的科,托福写作对于思想深度要求并没有GRE那么高,只要内容丰富基本都会是高分,所以只要不是太口语化的词汇都可以放心用在托福写作里。同时“输入”决定“输出”,从决定备考的一天就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吧,大部分人看完剧看完帖子都转眼忘了,真正区分“高下”的就是每个小细节。
还记得iPhoneX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晒订单。但真正有多少人细细揣摩一下Apple在宣传片里独具匠心的措辞?不信,你瞧瞧看!(像这种既科技又生活化的语料大概率可以用在口语和写作中。
Formore than a decade, our intention has been to create an iPhone that is all display, a physical object that disappears into the experience.
Developing the form and display together defines a whole new integration, mak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device and the screen hard to discern.
Mechanical buttons give way to touch and gestures.A single swipe takes you to the Home screen. The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band reinforces the water-resistant, all-glass design.
This new glass formulation, the most durable ever in a smartphone, enables, for the first time, wireless charging.Our new TrueDepth camera system, contained within this tiny space, uses extraordinary depth-sensing technology to let you unlock your phone with a glance.
口语的语料除了平时的积累之外,也可以自己编、自己总结。比如这次考试考到,”旅行中你会不会和家人分享快乐?”,在简单描述你怎么地“快乐”时,我就想起之前和家人去Phuket,一些像scubadiving, massage, surfing等都是街上随处可见的词,谈到为什么想旅行,因为自己overwhelmed, stressful, can release me from that great pressure and heavy load。熟了以后就是说来就来。而且用自己的语料说起来的语气都肯定和生背的不一样。考官肯定也更喜欢生动的故事。
关于写作,我推荐一种训练方法—“仿写”,背全文其实对于大多数人不是很实际,也确实没有多大必要。我的做法是:读到的别人的佳文,我会把好的句子勾画出来(只画最好的句子),逻辑理清楚之后,主要背他的好词和好句,然后合上书,按照他的逻辑写一遍,完了再一次次订正自己的用词、语法,补充忘记了的语料,“不求全文完全一致,只求其精华和行文结构”。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朋友互相改作文。把记忆的东西,全部变成“active output”。
关于写作和口语,剩下的都是听力和模版可以解决的问题。一遍一遍的录给自己听,发给学霸听(可能会被嘲笑,但我很当时真的不在意,反倒很欢迎他们的批评,因为我知道终点在哪里)、一遍一遍仿写和限时练习、找朋友修改。
你问累不累?当然累了,做最早进、最晚出图书馆的人,结果还一直成绩不理想,但就这样默默坚持了快两年。可学习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不断推倒又重建的过程啊,更何况是为了自己。不要那么心疼自己!
附一张自己挑战潜水(scuba diving)的照片,希望大家备考之余,也不断地挑战自己,认真体会整个过程中所有好的坏的。到头来你会发现一个更成熟、更厉害同时更有趣的自己。
写在最后
从开始准备到考出成绩,基本很少和周围人大聊特聊出国这件事,更不会因为背单词或是学英语累了去找朋友寻求安慰。我个人认为,要学会独自去消化这整个过程的“好”和“坏”,因为比起一场考试的胜利,到头来你会更加庆幸自己各方面的提升。
是的,你会不断的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别人会不相信你、会讽刺你,你可能会时常看不到终点。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要什么啊!累了晚上躺在床上好好听听自己的内心到底有多么热烈地渴望,想放弃了问问自己“你到底舍不舍得费尽周折就对自己说了句‘算了’?”,我可不舍得!真的不舍得,太想要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不夸张的讲,我看了眼春晚,满心想着“八字还没一撇,过个毛线年?”,然后回卧室和他过的 ↓
最后,祝愿所有为了梦想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盼到“苦尽甘来”的一天,早日和托福分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