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交流路 两岸一家亲

原标题:第十届海峡论坛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 十年交流路  两岸一家亲

6月的鹭岛,凤凰花开得正艳。

海峡两岸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第十届海峡论坛5日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本届论坛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聚焦基层民众和青年群体,安排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49场活动,由大陆40家、台湾41家共81家两岸单位共同主办,台湾各界人士8000余人出席。

从2009年创办至今,海峡论坛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海峡论坛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面向青年、面向基层,民间性、广泛性特色鲜明;十年来,海峡论坛每年都吸引上万名两岸基层民众和各界人士参加,大家共叙亲情乡情,共谋民生福祉,共圆复兴之梦,极大地促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融和心灵契合。

696613ba017fe79470f6cc43544974c4.pngc706d32457e7d0e8b4dcea431f18c9c6.png49e8fb79c402f03cefa05f6c7a6806f0.png根基在民众

“这里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和台南风格相似的古建筑,就连温润的气候也是熟悉的感觉。”6月5日下午,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现场,一个身穿青年公社文化衫、手持录音笔的身影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角落采访参会嘉宾,他就是以青年公社特约记者身份参与第十届海峡论坛的台湾青年蔡育璋。

“印象中大陆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地方,事实也确实如此,我这次就是通过青年公社网络平台了解到特约小记者活动的。”17岁的蔡育璋来自台南,目前在读高中二年级,“虽然之前没有来过大陆,但我通过自媒体平台关注了很多介绍大陆科技发展以及两岸交流的主页,未来也希望可以有机会来大陆念大学。”

“基层”,是海峡论坛十年的关键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基在于民众,动力在于基层。“海峡论坛的一大特色是广泛性,两岸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来参加,无论是探讨文创旅游,还是交流基层发展经验,大家都能实现良好互动。”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总会副总会长吴雨霖说,海峡论坛是民意汇聚的盛会,继续增进交流合作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期待。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我都没有缺席过。海峡论坛作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盛会,打造了一个‘扩大范围’‘向下扎根’的平台。”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参加了十届海峡论坛,他在论坛大会上表示,每年自己都带青年朋友到大陆各地进行文史、科技体验,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知道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两岸民间交流太重要了!两岸民众通过海峡论坛交流,可以充分体会到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经过10年的发展,海峡论坛已成为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加深两岸同胞亲情友情、凝聚两岸共识的重要平台和两岸基层交流的重要品牌,在两岸交流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说。

696613ba017fe79470f6cc43544974c4.pngc706d32457e7d0e8b4dcea431f18c9c6.png49e8fb79c402f03cefa05f6c7a6806f0.png见面三分情

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上,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展出了闽台姓氏族谱2759册、2687部,涉及闽台姓氏141个。来自海峡两岸的各姓宗亲与各姓族谱在此相会,吸引了众多台湾乡亲回乡寻根谒祖和查询对接族谱。

今年,海峡论坛十岁了,两岸宗亲交流活动依然在继续。海峡百姓论坛、“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等一系列两岸宗亲交流活动,让两岸老百姓心潮澎湃。从重续亲缘的闽台姓氏族谱,到亲赴故土的寻根谒祖,十年间,海峡论坛像一个大家庭久违的大聚会,来自海峡两岸的姓氏宗亲欢聚一堂,话亲情、诉衷肠,上演着一场场亲情大团聚。

“从小父母就会和我聊大陆的亲戚,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回家看看。终于,我在34岁这年,有机会回到大陆,来到奶奶住过的地方看一看。”回到福建泉州大岞村的古厝,来自台湾基隆的林竑伟感慨万千,“这里是奶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耳边听到熟悉的方言,感觉就像到了家一样。”

与林竑伟一同回家的,还有150多位台湾乡亲。9日,第十届海峡论坛“同名村·心连心”原乡之旅活动开启,来自闽台11对同名村的200多位乡亲踏上前往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等地的原乡之旅。林竑伟与基隆大岞村的宗亲一道回到泉州市大岞村。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共同的渊源造就了闽台两地唇齿相依的同名村。”福建省台联党组书记江荣全说。福建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民众祖籍福建的约占83.1%。台湾许多村庄名称,是以福建祖籍的地名命名,凝聚了福建迁台的先民饮水思源、不忘故土的感情。

“一道海峡连两岸,进进出出一家人”。无论两岸政治关系如何跌宕起伏,两岸同胞始终是血浓于水、休戚与共的一家人。

“通过两岸宗亲的对接联谊,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得以拉近,希望以同名村活动为联谊平台,继续加强两岸同名村乡亲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共创两岸同名村的未来。”台湾闽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主任陆炳文说。

696613ba017fe79470f6cc43544974c4.pngc706d32457e7d0e8b4dcea431f18c9c6.png49e8fb79c402f03cefa05f6c7a6806f0.png未来在青年

青年,是海峡论坛中最耀眼的主角。无论是海峡青年论坛,还是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抑或是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特训班,随处可见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两岸年轻人的心,也让两岸更多青年增进了解和认识,奏响了激荡两岸的青春赞歌。

“《北京之美》这部短片是我今年1月在北京生活、实习15天中的所思所感。”来自台湾桃园的赵家玉,是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的大三学生,作为去年设立的“台湾青年媒体人实创基地”的学生代表,她在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上展示了自己的短视频作品。“从小我就很喜欢新媒体和视频创作,但台湾的平台很小,还好大陆可以提供这个平台,让更多台湾青年朋友传达自己的声音,也帮助我们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

“我的爸爸是重庆人,妈妈是湖南长沙人,虽然出生在台湾,但我每年都要回大陆探亲。”1996年出生的赵家玉是在台湾的第二代,在她的心里,大陆就是她的第二个家,“在台湾,我也会经常纠正部分同学们对大陆原有的一些印象,帮助他们了解大陆。”

“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有些来自书本或者媒体报道,而非亲自接触和了解。”在海峡青年论坛上,李钟桂指出,只有亲眼看见、亲自接触,才能对大陆的真实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成立青年论坛最重要的目的。“值得高兴的是,平台搭建之后,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相信两岸青年会勇往直前,共享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李钟桂说。

十年来,祖国大陆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生活、工作创造更好条件。今年2月,国务院台办等部门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台措施”)。作为贯彻落实“31条惠台措施”的细化实施方案,福建新出炉的“66条”包含了扩大闽台经贸合作、支持台胞在闽实习就业创业、深化闽台文化交流、方便台胞在闽安居乐业等四方面内容,被参会人士称为面向台胞的又一“大礼包”。

“在我看来,‘31条惠台措施’最大的亮点就是同等待遇。”台湾青年郑博宇2015年参加了第七届海峡论坛,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决定来大陆寻找自己的机会。如今,郑博宇已是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致力于为台湾青年打造来大陆发展的平台。

“过去许多行业对于台籍创业者来说,进入门槛较高,一些新业态也无法参与,‘31条惠台措施’的出台让我们有一个更广阔、更公平的环境,让我们安心扎根下来发展事业。” 郑博宇说:“唯有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达到心灵的契合,才会让未来一切的结合水到渠成。”

“我觉得年轻就应该出来闯一闯,那么多政策颁布、落地,更加坚定了我来大陆发展的信心。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不想做后悔的事。未来,我想要来大陆读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是我的梦想。”赵家玉目光中充满自信与笃定,“这里肯定有属于台湾年轻人的未来!”

696613ba017fe79470f6cc43544974c4.png

(via 人民日报)

a1487f082b79c70a0d7077283b03c07c.jpe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