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担忧将演变成一场诅咒

cdfc497cd091779141dace0ef04ab573.gif

a30a3f286705fc4da6d3076cd64e5432.jpeg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越是担心的事情,越会变成一种强化。我们来做个心理测试。

如果对你说:“现在不许在脑子里想象兔子”。很显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兔子的画面,而并非“不许想兔子”的画面。

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很容易知道为什么越是强化的东西,越容易以你不希望的方式去呈现。

 

 

 a3c95538932c58e2ba1daeb3d23144b1.png

孩子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母亲对着孩子说“千万不要紧张,不要粗心”。

 

于是,本来没多紧张的孩子听到“紧张”、“粗心”两个关键词,马上就紧张起来了。进了考场,整个人的状态是紧绷的,放松不下来。在这种状态下,做不到认认真真,看题目也显得很粗心。

 

成绩出了,妈妈可能会说,“叫你别紧张别粗心,你看看,题目都漏了”。如此循环往复。

 

父母长期在孩子面前忧心忡忡的力量是强大的。

 

总是出于担忧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把能量全部积聚到这个不期待的结果上,瞬间就把对事情的关注从一个很大的面聚焦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反而锚定了失败。孩子本应该轻装上阵,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但是由于父母一再的强化各种担忧,孩子也会因为这些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变得畏手畏脚,缺乏勇气。

 

在他们的内在,无法对自己做好这件事情充满信心,反而是跟父母一样,各种焦虑和担心,就容易呈现一个不符合预期的结果。

孩子未独立生活之前,是十分依恋父母的。他们深深地渴望与父母的链接。

 

父母在某些事情上的担忧是一种强化和吸引,孩子的能量被吸引到这个焦点上。

 

不管孩子是否主观愿意接受父母的“担忧”,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忠诚以及顺从,在潜意识层面,往往会顺着父母担忧的方向去走,否则就会有背叛和辜负的感觉。

 

于是,从结果上看,往往就呈现了父母最担忧的部分。

  

  a3c95538932c58e2ba1daeb3d23144b1.png

又比如,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全家人都往往会忧心忡忡。

 

“怎么还不好?怎么还不好?”

 

孩子最需要的根本不是大人的担忧,他最需要的,其实是安静地养病。

 

大人的这种担忧,会极大地干扰孩子抗病的场能,反而延缓了孩子康复的速度。

 

有些家长恨不得治疗方式下去立马见效,病急乱投医,过度干预,遭殃的都是孩子。

 

所以一旦遇到孩子生病,选好治疗方式之后,千万别太心急,越是急,越是帮倒忙。应该做的就是静下来,给孩子良性的空间去康复。

 

如果你知道担忧就是诅咒,还愿意继续担忧吗?

a3c95538932c58e2ba1daeb3d23144b1.png

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忧心忡忡,还透着一种不信任和隐藏的控制感。只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我在对你担忧的时候,潜台词是——

 

“这件事我不相信你能够做好”

“没有我,你什么都干不好”

“你还是回来,乖乖地让我帮你吧”

甚至是,“请继续接受我的控制,可好?”

我担心你的时候,也是我正在自恋的时候。我不仅对你现在的情况有所判断,还对你未来的情况做出了判断。不是我不给你自由,是你不值得相信。然而,对此,孩子会有什么感觉呢?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每当父母对孩子特别不放心,免不了各种担忧和叮嘱的时候,孩子经常会特别的不耐烦,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生气。

父母有的时候不理解,认为孩子害怕自己唠叨,但态度上让自己难以接受。

“我不就是关心他吗?为什么态度这么差?”

其实,孩子并非仅仅害怕唠叨[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这里暗含着自主权和信任感上的争斗:

“为什么你总是不相信我能干好这件事?”

“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请你闭嘴!”

每个个体都是通过一点点做成某些事情获得掌控感和自信心,父母的这种不信任感会大大引发孩子的挫败感,即便是成功完成了某些事情,也深深感到是不被信任和祝福的。

文章摘录于《对孩子过度点担心,等于诅咒》

8d79f540a775bc1b67094aed5fa97fe9.png

 

更多精彩文章:

道歉是需要勇气的

家庭里哪个关系更重要

■ 孩子不愿意午休 可以被允许吗

当我的朋友成为其他人的朋友……

孩子真的是学“坏”了吗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

b5e2d782bd9ae68421e8a19c51955732.jpeg

68ff8b91332dadb84397876c58a14dbf.jpeg



咨询热线:18403436916 1863599860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