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9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你见过爸妈最年轻最时髦的样子吗?
你是否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家庭印象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一个外国人的镜头,
重返90年代!
重新认识中国!
1990年,一位来自荷兰的摄影师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
受到法国版《Vogue》杂志邀约,
来做一个上海专题摄影。
那年5月,
他带着一部尼康F 35毫米相机,
几个不多的镜头,
柯达克罗姆彩卷正片,
抵达上海虹桥机场。
在此之前,他从未踏足过亚洲。
现在,他到了这座西方人眼中神话般的城市。
到达上海24小时之内,
他就爱上了她,
他知道自己会不断回到这里。
事实也的确如此。
1990年至1993年间,
他往返上海七次,
为不同的杂志完成不同的拍摄任务。
他镜头下的上海,
市井沉浮,饮食男女,
在90年代的日常世相中,
绽露奇异的美。
旧时幽深的弄堂
是老上海人最熟悉的聚落
大家都住这样的房子
90年代的上海乍浦路,
鼎盛时期有100多家饭店。
大小酒席,
夜夜良宵。
那时候黄浦江对面的陆家嘴,
没有东方明珠,
没有环球金融中心,
没有金茂大厦,
也没有香格里拉。
江边晨练的老人,
在摄影师眼里很是稀奇
人们聚集在人民广场上,
晒晒太阳,跳跳舞。
跳完舞,去个热闹的茶馆子
聊聊天,喝喝茶。
到了傍晚,
老派上海人穿着睡衣,
就在路边乘凉。
那时候汽车还很少,
公交车上也乘客寥寥。
路上最拉风的是凤凰牌自行车。
罗伯特漫游在上海的街道,
观察着路边的风景。
路边的饭馆,
烟火气十足。
那时候,
上海是全中国最洋气的地方。
路上的时髦女郎与潮流青年,
吸引着摄影师的镜头。
摄影师不停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不停拍着照片,
记录下那些早已被淡忘的记忆。
90年代的上海之行,
让罗伯特对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让中国的“家”文化,
深深根植在了摄影师的心里。
“来到中国后,
我才发现家庭对一个人影响非常之大。
我的家庭不美满,
所以中国让我真正有家的感觉。”
于是,2000年之后,他又来了,
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国家旅行拍摄,
开启一个《中国人家》的拍摄项目。
从2004年开始,
年过6旬的罗伯特花费了6年的时间
走访了中国20多个省份,
拍摄了1000多个家庭。
“家,是中国人心中唯一的城堡。
我想借此拍摄,
谈谈对家的理解。”
刚开始拍摄时,
罗伯特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
他不会中文,
不能和拍摄者进行沟通,
更不用说进到别人家里拍摄了。
但是,很快罗伯特就发现,
当他身处中国家庭里时,
语言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用眼神、用情感、用感受来交流。”
“他们比我想得开放多了”。
“他们请我坐下,让我跟他们一起饮茶,
他们的真情和热情让我深受感动。”
罗伯特拍摄的多是中国底层家庭。
他会仔细观察人的表情、屋内的痕迹、装饰。
他说这些都是这户人家
对生活的衡量,
对美的理解
和他们生存状态的反映。
拍摄时,他既不打光,也不用后期软件,
但他的画面却都精美无比。
人物脸上的神态,
坚定自若。
屋子里的静物,
仿佛一幅幅古典油画。
这些中国人家深深打动了罗伯特,
他说:
“中国人真正的样子,
是努力且热情好客的。”
2010年,罗伯特终于完成了《中国人家》的拍摄。
他在影集的扉页上写着一行红色的小字:
献给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