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值得开发的一种能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丧失了激励的能力。

“说了多少次要先写完作业才能玩手机,为什么你就是不能改?”

“隔壁XX的孩子刚被耶鲁大学录取,什么时候你才能那么有出息?”

更可怕的是:我们不仅无法激励他人,也忘记了如何激励自我、向目标迈进。

有多少时候,我们把没完成的工作、没背完的单词、没打勾的计划推到脑后,刷一会儿美剧,看一会儿朋友圈,网购,游戏……时间就这么过去。而拖延的后遗症,往往是对自己的责备和更深刻的空虚感。

久而久之,负面情绪就像滚雪球一样。急躁、疲惫、严苛、逃避,蔓延到了学业、生活、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让“自我实现”的旅程格外艰辛。

591c54c5976d58b502a9e3a8e57c3135.jpeg

激励,是一种需要被开发的能力,也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能力。

研究发现,激励(movitation)能引导人突破局限、立意创新;能让团队有更优良的运作模式,让任何人的关系更加健康和紧密;它能促进学习的能力、身心的健康,更能开发人的潜在价值。

不论是职场高阶管理层为带动企业效率而执行奖励政策,是教育工作者试图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父母试图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激励的潜在能量是巨大的。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Scott Geller教授毕生研究“激励的科学”。他把激励定义为一种简单的状态:

我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件有价值的事。

7cfaa05063c927345e0f9975bf70e6b3.jpeg

Geller教授认为,一个成功的“激励”案例,往往有以下4个元素:

COMPETENCE – (被激励者)能否做好这件事?

CONSEQUENCES – (被激励者)能从中获得什么成果?

CHOICE – (被激励者)是否自我选择做这件事?

COMMUNITY – 激励者和被激励者如何互助?

a1750a35cc93cbcd919af93e1b51e7a8.jpeg

上学期,优品教育推出了“谷歌课堂”阅读提高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要每周阅读一篇文章,并写读后感。也许是因为“每周1读1写”的任务负担过重,学生们并不太有积极性,完成度也不是很高。

这学期,吴校长对“每周1读1写”任务进行了修改。和往期一样,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但是参与度被划分成了3种不同的等级:

  • 初级:只需要阅读文章,评论“已读”,可以获得20分

  • 中级:阅读文章并回答3个短答问题,可以获得50分

  • 高级:阅读文章,并写一篇200字以上的英语短文,即可获得100分

如果同时完成中级和高级任务,可以得到130分;如果能推荐阅读文章,还能有10分附加分。

方案推出之后,即刻看到了成效:学生参与率从之前的不到50%提升至了85%,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中级或高级难度的任务;甚至还有2名学生拿到了130分。

4C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为何这一改动会取得成功:

Competence(能力)的层面上来讲,不论学生课业是否繁重、阅读水平如何,他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与不同的等级: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只要有完成了,就有了自我能效感。

Consequence(结果)层面来看,新的模式提供的是“加分制度”,而不是消极的“扣分制度”。学生不会因为答错问题而受到惩罚;而做了更难的任务,还会有额外的奖励。

Choice(选择权)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可以自我选择他们想要挑战的难度。最初,有的学生甚至有疑问:“我应该做哪个等级?” 我们的回答是:“没有要求;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从被动地要求,变成了主动的争取;从消极地“完成”,变成积极地“完善”。

Community(互助)角度来看,谷歌课堂的平台终于实现了全员参与,教师和学生有了更良好的互动。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鼓励参与“初级”体验的同学向“中级”和“高级”的目标迈进:每个人最终对手都是自己。个人纵向的发展和成长,好于一个平台上横向的比较。

61e8d6da80d077dd50f3108af59589b3.jpeg

4C拆解

能力:我能否做好这件事?

提高学生的自我能效感(self-efficacy),让他们享受每一步的成功带来的欣喜,而不被庞大的难题所击倒。

  • 解法1:分解问题,各个击破。学会尤克里里,只用掌握4个基本的和弦;学会游泳,只用掌握上肢和下肢分解开来的基本动作。

  • 解法2:从小范围的成功开始。用卡片记单词比用笔记本更有效 –因为卡片很快就能写完一摞,能快速累积收获感。

  • 解法3:锁链效应。要培养“每天跑步”这个习惯,可以准备一个月历本挂在显眼的地方;每天只要完成了目标(跑步),就在那一天的方框里打一个叉。久而久之,XXX就像锁链一样串联起来。

结果: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成果?

人们对安逸、美食、金钱、自由有着天生的向往。而对欲望的满足则造成了人们拖延、懒惰、自控力差的等等恶习。逃避行为能给人带来快速的、浅层的奖赏,但却不能带来深度持久的满足感。

  • 解法1:幻想场景。练习演讲,能让我把我的深刻思想带给礼堂里的所有听众;天天跑步,能让我站在镜子前更有自信。脑中浮现你实现了目标之后的场景,能帮助你看清目标的价值。

  • 解法2:检视自我。刷了1小时朋友圈、看了3晚上美剧,拖着作业不写、考试不复习,此刻心里是什么感受?把感觉记录下来,或是每天进行一段时间的冥想。在脑中深刻地、反复地体会,会让你发现某些行为的荒谬性。

选择权:为何我要选择做这件事?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Carl Rogers)在他的心理治疗中从来不向客户提出任何建议。他惟一做的事情就是:聆听,并用更简练的词汇,重复、总结当事人的原话。

奇特的是,卡尔罗杰的客户们大多都在心理治疗中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答案”,而给出那个答案的人,也正是那些客户自己。

交给孩子们自主权,往往会让家长感到恐惧。我们可以引导、帮助他人的改变,但无法代替他们去亲历这个过程。由孩子们自主设定的改变轨迹、订立目标,往往更加具体深刻,更适合他们自身的情况,也更能让他们自己去探求努力本身的意义。

互助:激励者和被激励者如何互助?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Stephen Covey曾说:“我们应当放弃自己居高临下的审视的欲望,去当一个学习者、聆听者 ——先要学会理解别人,才能被人理解。”

在激励子女、下属的过程当中,我们并不是站在权力的制高点发号施令。相反,我们和被激励者是完全平等的关系;彼此都在帮助对方营造一个更好的自我。

6bcd0b3790810d08bc12be253f6398b9.jpeg

美国优品教育的吴校长在他的“教育笔记”中,对4C原则,有很好的诠释。

关于如何养成准时的习惯

(作者:吴海军)

培养孩子准时起床,准时上学,准时赴约的习惯,看起来是小事情,却是非常重要的Life Skill(生活技巧)。

以前每天早上我7点钟要叫醒全家人,给他们准备早餐;如果他们还没有下楼,我还得再去叫他们。

早上经常的一幕是这样的:应该7:40出发,但是大家7:20还没有起床,7:30还没有下楼吃早饭。最后终于下楼了,匆匆忙忙吃一些东西,抓上上学要带的东西,飞奔出去,7:50左右才能离开。这个时候带他们上学的司机已经等了十几分钟。

整个过程中,我要再三提醒,他们爱理不理,甚至听而不闻,我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最后他们气冲冲地上学,我气冲冲地开始工作。

上周开始,我决定改变(互助 – Community)。

我告诉家里所有的孩子,我们有一个7:40 rule。他们在7:40之前必须准备好,7:40必须准时上车。我不会再叫醒他们(自主选择 – Choice)。他们都有闹钟。

如果不能准时离开怎么办?

我的儿子Joshua只有10岁,所以我还需要送他上学,但是我会从他零钱里扣除5块钱 (结果 – Consequence)。

Carl和Jerryl都是大人了,如果他们错过了,那么只能自己想办法去学校,自己可以走, 跑,叫Uber。但是我不会送他们去学校(结果 – Consequence)。我跟接送他们的师傅说,必须严格执行这个规定。

第一天,所有孩子在没有我提醒的情况下,在7:40准时出门,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口角,我高兴地开始了一天。

第二天,Joshua出门晚了五分钟,我开心地从他的零用钱里转了5块到我的账户。

第三天,在我出门的时候,Carl还没有下楼,接送三个男生的师傅已经开始从我的车库外面的路上倒车。倒完车后他要左转,经过我们家的前门,我看见Carl飞快从前门冲出来,分秒不差地拦住了车,上学去了。我开心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第四天,7:15的时候,我在楼下准备早餐,Joshua突然在我后面出现,想要吓唬我一下。我好好表扬了他一下:哇,不需要爸爸提醒,自己起床,刷牙,现在吃早饭,你今天一定可以提前到学校(能力 – Competence)。我们果然提前六分钟到了学校,从来没有的奇迹出现了。

让孩子们在后果中学习,养成自律的习惯,这样的道理我学了很久,只是一直不能控制自己,一定要提醒他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他们不能做到的时候,自己会发火 (互助 – Community)。这样作的结果,其实都在告诉孩子们,准时是我的事情,不是他们的事情 (自主选择 – Choice)。

让孩子们把一件事情做好,他们必须明白,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需要做的(自主选择 – Choice)。如果不做,有很清楚的后果,而且执行的时候要持续,一点都不能含糊(结果 – Consequence)。

这样子,我们做父母亲的,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做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 E N D –

美国低龄留学

专业、爱心、使命

6b53e2af597b76858509fc73429e602c.jpe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