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网
转载自五佳学社(ID:Wujiaxueshe)
16岁,本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一个年纪,但江苏省溧阳中学一名高二男生李华(化名)却从自己家小区的楼上一跃而下,将自己的生命终结在这一年。
据李华(化名)父亲李单的描述,12月2日,孩子的老师打电话通知自己要到学校一趟。因为自己的儿子李华(化名)在英语阶段性测试的时候作弊了。儿子的班主任对儿子进行了口头批评,并且要求他第二天要当着班级所有同学做一次检讨。
李单表示,自己当时就发现了儿子的状态不是很好,感觉不是很高兴的样子,耸拉着脑袋,自己想着儿子也没有过激的反应,就答应了老师儿子作检讨的事情。
带儿子回家之后,一切如常。妻子还照常给儿子补习英语,唯一不同的是,儿子跟妻子抱怨了一句:别人也抄袭了,凭什么就只罚自己写检讨。李单也只是简单安慰了一下自己的儿子,表示写检讨只是自我反省,跟别人无关。
李单表示,自己也是一名教师,所以平时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自己经常会让孩子读一些有关教育子女的警句,虽然儿子长大之后变得不太爱跟家长说心里话,初中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跟不上班级还跟妻子吵过架,但是妻子给他补习英语也没有拒绝。
本想着儿子应该会想得通,没想到的是,李单第二天早上就发现儿子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儿子的人影。后被小区的门卫告知,儿子在前一晚就从他家后面的一栋楼上面跳下来,警察在凌晨零点接到报警,儿子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抢救无效死亡。
又一起悲剧发生了!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为什么中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君不见?关于中学生自杀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搜集的2013年全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79例,蓝皮书分析指出,中小学阶段自杀最高为初中,学生自杀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份历时3年多,涉及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字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1/5的中学生考虑过自杀!这个世界怎么了?!
先来看看现在的教育。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每当寒暑假的时候,大量的学生会来住精神病院,他们网络成瘾,焦虑,强迫,他们和父母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破裂问题,父母有勇气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可见真的没有办法收拾了。
家长的处理问题方式是什么呢,把他们送到网瘾学校,让他们接受电击的惩罚——这是教育吗?这是推卸责任,本身父母和教育是问题的根源,我们不看到自己的根源,只看到他躲到网吧去打游戏,他为什么要躲到网吧打游戏,是因为教育的失败。
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我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不断暗示孩子自杀,为了好的成绩可以不惜生命。
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我们来看看有些学校应对的措施是什么?所有的走廊和窗户都装了铁栅栏!
但是我们居然有本事把学校变成了监狱和精神病院,只要看住这些孩子,让他们考上大学,然后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
这样的教育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备受五个“凶手”的折磨。
凶手一:应试教育之痛!何时才能学海无涯乐作舟?
只要高考的独木桥教育体制还存在,我们还一直以分数为核心,那么,即使减负多少,也至多只是表面工作,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任何一个孩子都很难至始至终适应此种应试教育的竞争状况,升学的竞争无比的剧烈,应试教育的压力不断的转嫁到学生和老师的身上,而此种教育的情形,其实牺牲的,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忽略。
别再说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了!学习文化、探索知识,原来应该是快乐和充满激情的,但在我们的脑海里,怎么就一直是“苦”的呢?
就是这样的一句名言,写的确实是现实的问题,但也许就是这样的观念,让我们的孩子一直处于“生病”的状态中, 从而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在不堪重负的压力下选择轻生,但让学生“生病”的,罪归祸首的还是那“病入膏肓”的教育体制,因此,我们只能但愿其能早点病逝,才能早日解救那些“生病”的孩子们。
凶手二:父母关爱不够,人际关系恶化紧箍咒
爱与关心是维系情感的桥梁。只有爱存在,生活才会融洽,现在很多中学生自闭自卑、不善交流沟通,也与父母没有及时引导有关。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尚可理解,但对孩子的关心却不仅应该仅停留在学习层面,还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发展。只有融于集体之中,抱有积极向上态度的中学生,才能像沐浴着雨露的花朵,向阳积极成长 …….
凶手三:成长环境顺利,00后普遍缺挫折磨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年来,独生子女被众星捧月,既没有兄弟姊妹的竞争,也没有长辈们必要的限制,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自尊心过分强大,外在表现就是“气性大”。
这样的人格,遇到挫折,容易因缺乏思想准备和因应能力,而出现过激行为。所以,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引入挫折教育十分必要。让他们正确估量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位置,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避免他们一出家庭、学校的温室就变得弱不禁风,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气性大”,实际上是过去受的气太少了的缘故。
凶手四:生命教育缺失,青春小舟迷失方向
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公布过一份《深圳市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2.1%的受试学生表示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
深圳市某区各中小学随机选取近千名中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生命状态的现实是主体意识缺失、归属意识淡漠。中学生缺乏生命教育力度,存在生命教育盲区。16%的中学生表示生命教育“非正规地接受过一点”,16%的中学生表示“一无所知,没有接受过”,18%的中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及学生家长,则缺乏对生命、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生存技能的正确认识。其实,就连大学生自杀的问题,主要也是源于中小学阶段心理埋下的隐患。很多老师、家长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青少年走极端以自杀处理问题的后果。
凶手五:“空心病”太流行,90%以上优秀生都有症状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我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来看下“空心病”的主要表现,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5.通常从初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
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但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建议高中生:
☑ 1.正确看待学习和考试焦虑。面对较为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焦虑是不合适的,并且不容易把事情做好,中等程度的焦虑会更有效率。
☑ 2.正确看待父母的期望。每个人一生中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面临他人的期望,我们首先要看到父母的动机是好的,我们做我们能做的,不能做的交还给父母和其他人。
☑ 3.用心和父母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父母也是希望我们能轻松应对考试的。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内心感受,需要尝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也许他们比我们想的要简单得多。
☑ 4.调整好自己对学习的认知。不要把学习的好坏和自我价值感等同起来,学习只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建议家长:
☑ 首先,如果父母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信任自己的孩子,不期望孩子超常进步,只要保持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了,那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将会有更好的影响。
☑ 其次,要注意爱孩子的方式,不要让爱成为负担,或者让孩子们理解到的是更多的要求和限制。适当运用鼓励和肯定,指出孩子的进步,对于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会换位思考,多用理解和接纳,少用失望的表情和态度。
☑ 再次,或许我们需要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心理状况而非其他,比如问孩子最近累不累啊,有没有需要父母帮助的事情等,甚至有些时候我们给孩子一个简单的拥抱,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支持。
空心病的学生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原因。
我们家长尊重自己吗?我们尊重自己的职业吗?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作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体会其中的深切的含义?
作为父母,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我们有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和陪伴?
在这个买椟还珠的时代,我觉得我们扔掉了很多东西。我们像婴儿一样,只追求即刻的满足。当我们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挣钱上,没有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爱,这时候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真的要救救孩子!他们带着严重的问题进入高校,进入大学,他们被应试教育,被掐着脖子的教育摧残了创造力。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说一个学生做研究老出问题,是非常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一个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式改正他的错误。我们这些孩子根本没有长大,还在小学阶段。
教育干什么去了?我觉得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我们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我们要给他们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请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
相关阅读:
◈ 我恨他们(父母),恨他们把我送出去!女生高中出国留学5年患上抑郁症。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