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非洲体验官复赛 | 15个心愿等待Pick,让TA在非洲C位出道吧!

我们上次的#我为什么想去非洲#新年微征文比赛,在发布后的这段时间,收到了世界各地小伙伴的投稿!

为什么想去非洲?“因为那是三毛梦中的故乡”“因为我酷爱动物,一定要去看看”“因为非洲是最后一片净土”……或许这些理由,就是中南屋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我们想要鼓励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向广阔世界迈出前进的一步;我们想要让大家拥抱真正的国际视野;我们想要更多人了解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真实模样。

15个愿望,背后都是闪光的梦想。你想支持谁?拉到文末和小南一起投出重要的一票!

01/李宏宇

Peter the great St.Petersburg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我是个学材料科学的工科生,但是我对非洲的动物特别感兴趣。从小我就喜欢动物,基本上每个礼拜天你都能在太原动物园,看到一个大喊大叫的小孩拽着俩大人跑来跑去。动物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得到的“礼物”,当然除非你家是开动物园的(哈哈)那所有的动物都是你家的。既然别人也都没有,那没什么可气的。但偏偏就有这么一群人,每天和这些大动物生活在一起。偏偏这些动物还不是他们的,你说凭什么?

就凭他们生活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太酷了!我得去看看!说去就去!

当然也不是刚说完去就站到了大草原上,实现这个过程花了我两年的时间(中间的故事够拍80集连续剧外加两个大电影)。我发现,非洲的动物都太棒了!一个个都像帝王一样昂首挺胸,低头踱步,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陌路之人。一开始觉得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件件的都有了眉目。来之前我觉得做野生动物保护就跟当总统一样难,结果来了以后发现,在非洲,做野生动物保护就和晒太阳一样——所有人都需要,所有人都会参与。

来之前觉得怎么全天下就我一个人喜欢动物啊,这么有意思怎么没人去看呢?结果来了以后发现,嘿!我这都算不狂热的分子呢!而且为了动物们还和各种人斗智斗勇,采访写作录视频,对我来说完全就是拉丁语一般的存在,结果老师和小伙伴们就像教郭靖一样让我做出了第一个作品,你说酷不酷?

那咱们自己的动物保护做得怎么样?我得去看看,说去就去!

当然也不是说完就有动物保护组织来找我,这个过程花了我五个月的时间。于是今年暑假我就在云南和长臂猿打了两个月交道,不是说我每天和长臂猿关一个笼子里,而是说我每天和一群人琢磨怎么能把这群长臂猿保护住,并且保护好。

但是我又有一堆想不明白的问题了:动物保护究竟需要谁的力量呢?现在一片寂静是因为动物门在沉默中灭亡了还是说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承担这个后果?对我自己来说,我到底该怎么继续?

想不明白,得再去非洲想想看,说去就去!

02/周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我叫周昶,昶寓意着“永远的太阳”。

初识。第一次结识非洲是因为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她的笔下,撒哈拉沙漠就像是五彩斑斓的五色石,新奇而又充满吸引力,而三毛那股子自由、洒脱、浪漫的性子好像也就从那个时候起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重识。第二次认识非洲是因为一部叫做《超越边界》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不再对非洲充满浪漫的向往,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在未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那么一点点事,希望自己做的这一点点努力能够带来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变。为了能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和关注非洲,我曾在英文演讲比赛上把非洲说给大家听,我曾在英语课的presentation上向同学们讲述非洲,我在作文里一遍又一遍地写非洲,和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说,非洲对于我来说就像远处的星,不停地不停地在牵引着我。

不灭。再后来的我上了大学,我带领大家去探索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他们发声;我招募国内和国外的志愿者来到武汉一起去到武汉的各个角落去做“探索中国”的公益项目;带领国内外志愿者去到偏远的山区进行支教、关爱特殊人群。

“曾以为自己可以改变非洲,最后却是非洲改变了我”。是它埋下了我对公益的种子,也是它,就此改变了我。  

03/黄菁旸

外交学院

我不知道那里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我只知道那里有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我不知道女孩们经受着怎样的不公和压迫,我只知道那些用破布做的艺术品是她们手里盛开的花;我不知道枪声有时会在这里响起流血也是常有的事,我只知道大草原上有野马狂奔树林里有大象散步;
那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事。

我是外交学院法语专业大四的学生,学习法语有10年了。一提到我的专业,别人总会用担忧的语气说:“啊…以后要发配到非洲吧…”就连自己有时也会自嘲的说,“哈哈我要去支援非洲了”。非洲于我,曾经是不得不去面对的宿命。但是今天,我看到她的无限可能。你可以去创造财富,为当地人民带来福祉;也可以去奔走呼号,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争取平等合法的权益;你可以传播知识,也可以学习知识;你可以拯救濒危物种,也可以欣赏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

那里有太多我们可以做的事。

中非合作论坛今年在京召开,我有幸作为志愿者的一员,见证非洲未来的无限可能。在大学的几段实习或实践中,我也幸运地与非洲国家大使甚至总统近距离接触过,听多哥总统自豪的讲述多哥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故事,与布隆迪驻华大使共同放飞和平之鸽,欣赏纯朴热情的人们载歌载舞…
那里有太多我们可以为之挥洒热血和热爱的事。


(点击视频,听小姐姐用歌声讲述她和非洲的故事)

04/贺元领

衡阳师范学院

在广州地铁2号线上,我认识了阿飞。他是加纳商人,肤色黑得刚刚好,年纪较我父亲还长一些,是兄弟介绍来中国做服装贸易生意的。我约定了日子去拜访他,到了时候却身体不舒服。阿飞陪着我去医院开药,我吃完就好得差不多了。我跟着阿飞去了大沙头旧货市场,他掏出了一堆各式各号的智能手机给老板修,修好了带回非洲去他就可以从中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看着本地商贾操着极其中式的英语和他讨价还价,真是很有意思。等到了第二天,我竟然收到来自阿飞的电话,他反复地问我“How are you?”,我觉得很奇怪,了解之后才知道他是特意打电话来问候我的身体,其实我自己都给忘了身体不舒服这回事儿了,我被阿飞的关心感动到了。

阿飞的家人都在非洲,他说有一天会把家人带来中国看一看。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去非洲看看,如果碰见阿飞就最好了,还没吃正宗的非洲特色菜呢。

05/吴奥

淮北师范大学

幼时懵懂无知,只知天下之大,可不曾迈出一步。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阅历渐深,加之中南屋的深远影响,心中难免有些许触动,不觉间竟渐渐萌发去往非洲的念头来了。可我究竟是何时产生这样的念头呢?

也许是从年少酷爱看的动物巨著“王子复仇记”——《狮子王》开始,便对赤道上这片红棕色土地满怀向往;也许是从偶然间听闻:“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开始,心便不再安分,灵魂深处萌发了远行的种子;又也许是从无意间读到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开始,对那片古老原始,神秘莫测的非洲大地心动憧憬……

因此,我企望,我殷切的企望,有一天,我的双手可以感受非洲大地的心跳与深沉;我盼望,我迫切的盼望,有一天,我的双颊可以徜徉在非洲温热轻柔的风浪中;我渴望,我热切的渴望,有一天,我的双眸里落入的,是广袤无垠,宛若仙境的非洲大草原,巍峨高挺,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苍岩如剑,急奔如流的维多利亚瀑布,成群结队,自在生长的野生动物……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黑夜转成白昼,非洲苏醒了。就如同霍不思笔下所描述的“非洲啊,你不可思议,你如如不动,你万年如新。非洲啊,你无言相对,你不怨不怒,你亘古不变。”

我,终有一天,定会遂了自己的心愿,去往,那片神秘的土地,感受那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风情!

06/蔡洵

武汉大学

这里是一只来自武汉大学的小仙女,也是热爱公益的蔡老师!曾剪去齐腰长发捐给患癌小朋友,湖北省团委官方认证为“新樱花女神”;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节目录制,呼吁更多的青年去保护江豚和麋鹿,赢得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吉祥伙伴荣誉称号;著名自媒体平台二更视频为我拍摄个人公益纪录片,累计浏览量高达500万。

第一次萌生去非洲的想法是在大一。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在武大风云学子闭幕式晚会上,认识到了年度人物之一的黄颖琳学姐。说实话,我很难将在舞台上看起来文静甜美、外表瘦弱的学姐,和先后两度踏访非洲、在卢旺达对话大屠杀幸存者的非洲野保女孩联系在一起。受到触动的我翻遍了关于黄颖琳学姐的各种报道,也因此了解到了中南屋这个组织。非洲,一个遥不可及的地理名词,就这样跳进了我的心底。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书写自己的青春。

自此之后,我不断去尝试,去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去柬埔寨和清迈支教、去尼泊尔保护大象、去恩施和孝感建设乡村教室。本以为我会因为拥有和学姐一样别人的艳羡而欣然自得,但当我全身心投身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时,我愈发觉得自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我的快乐更多来自能够清晰认识自我的满足。

人的一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就是最有意义的。当我慢慢认识到了心之所欣,那个曾经遥不可及地理概念更加生动,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象征和指引。就像钦努阿·阿契贝《契克过河》中的小男孩反复念叨的那句话“反正总有一天,我要过河”,我一直都坚持着这句话,总有一天,我要去非洲。

07/张涵

中央财经大学

第一次对非洲产生好奇源于获得普利策奖的那张等待孩子死去的秃鹫的照片,那时我才小学,幼小的心灵被照片中那个瘦骨嶙嶙,在地上爬行的孩子所震惊,无法想象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还会有小孩子会饿成这样。我拿着照片问妈妈,那里是哪里,妈妈说那里是非洲。于是我第一次听到了非洲,这个小孩子吃不饱饭的地方。

后来在初中,高中的学习中我了解到,非洲的悠久的历史,近代悲惨的遭遇,以及现在的困苦。于是在我心中非洲成了落后,愚昧,疾病,饥饿的代名词,黑人是一个好吃懒做,没文化,低劣的,没有希望的种族。

然而改变在大学时发生了,央财有很多黑人留学生,塔娜是其中之一,我在大一时和她相识,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学习勤奋刻苦,并且非常开朗热情,乐于助人,我许多次有关非洲的调查,她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在与她相处中,我觉察到自己以前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是多么的可笑,狭义。塔娜说虽然她的国家现在还很落后但是那里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没有不同,他们也都很善良,也都在很努力的改善自己的处境,推动自己国家的发展。虽然很多人歧视非洲和黑人,但是她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他们是错的,黑人可以和其他肤色的人一样优秀。这个开朗的黑人姑娘和我印象中的非洲完全不一样,我的心中对非洲升起浓浓的好奇,这个古老的大陆,这个人类起源之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想亲自去看一看,并把我的所见所闻分享个给我周边的人,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的非洲。

08/伏玥蒙

北京林业大学

Related Post

上了大学后,我从一名高考狗变成了保研狗。抬头依旧是四角泛灰的教室,低头依旧是无边的题海。“我不想这样!”心中不止一次地这么呐喊着,却犹如笼中困兽,悲鸣着,挣不脱枷锁。

我觉得社会在每个时代都有王小波说的“庸俗势力的大合唱”,它非常雄伟,身处其中,我们根本分不清楚那是别人在发声还是我们自己的声音。我想离开,跳出这宏伟的“大合唱”,去不同的世界,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听听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真正甘之如饴的事物。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非洲?缘分。就在我为学业而迷茫不安地挣扎之时,当我听到心里模糊却坚定的声声呐喊之时,我遇上了她,非洲。

结识年仅大二却已有近一年与津巴布韦进行矿业合作的朋友;暑假担任中非合作论坛志愿者;第一份商业策划书——中非商务旅游;第一次参加案例大赛——中非国际企业;第一次坚定了往后科研走向——中非贸易研究。一次次查阅资料,一次次分析思考,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脉搏与非洲共同跳动。她美丽却贫穷,她爱好和平却战乱不休,她积极进步却依旧被世人嘲讽贬低……她所有的所有,无一不触动着我的心弦。

我想,我好想,真正去拥抱她,真正去看看她,好想为她做出点什么,好想作为青年,架起中非关系民间外交的桥梁!我在等,在等一个契机,一个让我摆脱亦步亦趋的,一个能够听到自己内心深处声音的,一个连接我和非洲的,契机。

09/李珏菲

华北电力大学

常常听人说,非洲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常常跟人说,如果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非洲草原上的“五大霸主”,乘着热气球看看角马迁徙……

可当我屡屡看到非洲象被盗猎、白犀牛被杀害、一线保护工作者死于枪口之下的新闻时,我却开始质疑了。这些也总提醒着我从前的所见所闻:看揭露鱼翅制作的视频,镜头将失去鳍的鲨鱼的眼睛拍的格外清晰,清晰到甚至让我看到了它的绝望;读揭露黑镜头的文章,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摄影师不惜采取极端办法对待野生动物,他们那些被曝光的作品真真美得刺目……
难过,愤怒,迫不及待想要做些什么——我总希望着自己能够去非洲或者其他地方做些什么,好拯救野生动物。

我以为我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救世主”。不过我错了。“一定要记得,不是你去拯救非洲,而是非洲改变你。”黄泓翔老师在他的讲座中说。后来我慢慢明白,原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很适合野保。我们无法期待自己的行动能改变什么或者拯救什么,因为很多事情并非一蹴而就,时间和努力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炼、认识自己,用尽全力去热爱这个尽管有黑暗但依旧光明的世界才更为重要吧。

所以野保,应该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帮助动物,拯救自己。希望非洲可以是我的野保第一站。

10/盛平平

Lakeland Community College

我是一名28岁的本科生,再过一个月就要29岁了。在美国生活,育有混血宝宝一名。从小学到高中是中国中学生报的学生记者,发表过上百余篇报道;大学念了法律,毕业去了慈善基金会工作;又阴差阳错的来了美国念法学院,一学期后转学攻读会计,一直在兽医院做志愿者,有了宝宝后每周会去托儿所做志愿者。其实我真的很想做一名科学家,动物科学家。我希望做一些让能让女儿说:“妈妈真酷”的事!所以我想去非洲!

11/安奕璇

天津大学

高中参与志愿者协会曾参与组织多次志愿服务。初中和家人去过尼泊尔,在奇特旺的卡车棚里淋雨唱歌。多次入藏,喜欢摄影。

为什么想去非洲?那是看到三毛说她是撒哈拉的女儿时的悸动,是保罗柯艾略笔下牧羊少年追寻宝藏的地方,是摄像师燕子相机里无限迷人之境。是三百多万年前少女Lucy的所在,是无际的草原与动物凶猛,是对于原始的热情的向往。我总觉得,想去非洲,想环游世界,到头来是想探索我们自己的存在。

12/陈静雯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在苏丹工作,我经常听她提起她的父亲说关于非洲的事情,去埃塞俄比亚的边境游玩,那里天空晴朗;说”红海其实很蓝”;还有美轮美奂的撒哈拉星空,仿佛置身于宇宙银河。去她家里做客,看到摆着从非洲带回来的大象木雕,让我不得不对非洲心生向往。非洲大陆是最接近人类始源的地方也是最接近生命的地方,似乎人只要去了那里就会返璞归真。

我以前曾幻想过自己想当动物管理员,但长大后觉得被囚禁的任何东西都是没有灵魂的,尽管动物园事业是对是有教育、保护和经济意义的。但我不愿以这种方式去了解他们,所以我很想去非洲这片辽阔的大陆去观望他们的生活,如果能和他们做朋友就更好了,能接近拥抱他们。或许你们会觉得我这样的想象太过美好了,毕竟非洲还是一个残酷的大陆,自然和社会法则把非洲人民也喘不过气来,何况动物。

这次偶然看见这次活动,可能是上天给我的一次契机吧,我就很想试试,但是我只能把我心里的想法用这些寥寥无几而又拙劣的文字,真诚地表达出来。非洲,等我。

13/张瀚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我是张瀚譞,一个随时充满活力的小伙子。我很喜欢动物,作为游泳运动员,海洋动物对我更加具有神秘而刺激的吸引力。 

‘ I feel in love with you watching Casablanca.’这应该是我对音乐最深的记忆,源自我的母亲,一位唱歌好听的完美女士,当然她在我心中是这样的形象。这首歌是母亲的英文巅峰水平,这或许也是我爸的功劳,毕竟不看看《北非谍影》中男主忧郁而深沉的眼神,怎么能在当时算上时尚的弄潮儿呢?

‘Holding hands’ neath the paddle fans in Rick’s Candle lit café’都说初恋时的触碰指尖是如小鹿撞墙般刺激,和班上最美的混血女孩一起重看《狮子王》,开心的在“哈库拉马嗒嗒”时她牵了我的手。那可是比喝最烈的酒都脸红快的心动,中学毕业,她就回了家乡,和这段经历一样神秘又惊艳的埃及。

‘Oh A kiss is till a kiss’再次放起这首歌时,联谊活动进入了高潮,或许经典有时就是一种浪漫。参加伦敦动物学会的活动让我认识到许多接触过热情的非洲的朋友们,学校里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们用传统的舞蹈邀请我们加入,我喜欢动物,《马达加斯加》中的企鹅兄弟们就像我和我的室友们一样,天天通力合作“密谋”着些不可告人的大事情。

非洲明珠开罗的惊艳,世界名城亚历山大的深邃,花园城比勒陀利亚的清净,还有那从天际滑落银河的维多利亚瀑布,我憧憬着非洲的美景,也敬畏着原始又现代的文化。我曾参加过犀牛保护的志愿者活动,也曾看过一部部令人愤慨的环境纪录片,因森林滥砍滥伐导致的尼罗河流域水土流失,因生活垃圾排放顺着寒流扩散引起的海洋生物死亡,还有不节制的金属矿开发,让非洲遭受破坏。我想让更多人去了解非洲并不等同于原始部落,非洲不意味着无尽廉价资源的掠夺,非洲是具有自然和人文的一片大陆,她的历史值得尊敬。

我喜欢非洲神奇的动物和美丽又热情的人们,我想传播她的美丽让更多人愿意来了解非洲,尊重非洲。虽然我未曾踏上非洲这片令我憧憬的土地,但非洲早已走进我的生活。

14/早兴蓉

南京农业大学

我的家乡——北回归线的云南,斑鳖曾在那存在,如今它们作为世界上仅有的2/3 安静地生活在苏州动物园。在云南,我见过很多动物,也见证着很多动物濒危再灭绝。野生动物保护、野外考察,并不像听上去那么迷人,更多的是徒劳无功地观察和等待,探寻草蛇灰线、马迹蛛丝,但隐约的踪迹往往又很快湮灭于茫茫一片的旷阔景象中。

我野生动物保护之梦的开始,是非洲,是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看成百上千的角马迁徙过河,鬣狗当面掠夺狮子食物,从畏惧动物暴力的无知到感叹「Life is more powerful than death」。

我为什么想去非洲?因为对动物的热爱,影这响着我的学习专业选择和深造方向的思考。我不认同大多数人说野保是不切实际的梦想、是涉世未深的憧憬,我努力着去升温这份热爱 挑战一次次不切实际,不管是在湿漉漉的北回归线,或是赤道上的非洲大陆。

15/叶璇

 斯代文森国际高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关于非洲手工艺品调研项目。期间,我看了很多相关的纪录片和资料,了解到的非洲是贫穷落后的 。接下来的一次作业中,我采访了一个去过非洲的朋友,他告诉我非洲人懒惰的,不守时的。我的母亲也曾跟我说非洲人很懒惰,最后不要和他们往来。可我想起在电影《战狼2》中看到的非洲人围着火堆跳舞唱歌的欢乐场面,和台词“这群黑哥们,只要给他们堆火,什么不快乐的事都一扫而光。” 我对朋友的说法产生了一些疑惑, 于是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徘徊——非洲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曾经问过我的外教非洲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希望从他那里可以得到答案。老师当时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说“你为什么不亲自去找答案呢?”就是这一句给了我想去非洲的想法。因此,我想去非洲,不仅为了当我面对招生官问活动经历时,我能理直气壮的说我去过非洲,我自己对于非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想要了解世界不同的一隅,不想所有的想法只来自于书本和老师,更不想再做一只待在父母羽翼下的雏鸟。这是一个执着于想要找到答案的孩子最简单的想法。

活动组织方

中南屋主办,“这里是美国”提供媒体支持

「这里是美国」是国际资讯门户环球网旗下美国记者站

为大家提供有高度、有态度的新闻资讯

比赛流程

12月15日-12月23日:海选投票阶段。15名参赛选手的微征文将展示在中南屋及“这里是美国”的微信推文里,由读者进行投票。每位选手获得累计100票以上便视为获得获奖资格。在两个平台的总计投票数的前六名同学可获得获奖证书及相应奖品。

12月24日:平安夜当天的推文中公布获奖名单。

往期回顾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