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华兰DrBing
微信号:HiDrBing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大批中英夹杂的筒子,涌入了我们的视野,一口一个中文跟着一个英文,听得咱们一愣一愣滴。
尤其是有的人,不分时间、场合和对象,一句中文恨不得夹着三句英文说,还真是,小母牛迎风坐高压线——感觉自己牛逼拉轰带闪电。
那么有的人又说了,你回家和老娘飙家乡话的时候也会偶尔冒几句普通话,又凭什么吐槽人家中文里夹英文的人low呢?我们这是天性使然/减小沟通成本/外企职场不得已/大家都这么说!
于是,我们的问题来了,这些人当中,到底哪些是装逼犯,哪些是天然尿性?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种情景。
情景A:
Bing认识一个妈妈中国、爸爸法国,生活在上海(保姆是上海本地人)的国际社区里的宝宝,她说话的画风是这样的:
阿拉Allons ypour Marshmallow……
虽然听上去喜感,但是多语夹杂其实在双语或多母语家庭的宝宝中确实非常常见,我们都能判断出来,这种情况妥妥滴不是装逼了。
情景B:
如果在写字楼里,你听到上司coach下属的调调是这样的:“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些问题,尤其是buffer不多。另外,cost也偏高。
目前我们没法confirm手上的 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
anyway我们还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 up最终的output,看能不能run的比较smoothly,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
你就说这种24k纯装逼现场,是不是布袋里失火——烧包的慌。
Bing举得这两个例子其实是比较极端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其实都会不自觉的、或多或少的蹦英语,我们要判断区分,其实要先搞清楚一些基本原理。
那么,Bing今天就要给大家上一堂《如何区分英文装逼裱》大型趣味讲座。
1、顺应派
老子只是懒,ok?
第一种,Bing叫他们语言顺应派。顺应派们的想法,觉得语言是受制于语言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因为装逼不是你想装,想装就能装,很多时候都要看具体情况。
在心理学研究中,学者们通常把掌握着两种或以上语言的个体称作双语者(bilinguals) 。双语者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交际情景在其所掌握的语言之间进行切换,这种行为叫做语言切换(languageswitch)。
在这个切换的过程当中,双语者在混合语言系列的加工过程中表现出反应时变长、错误率增加的现象, 这一现象叫做语言切换代价 (switchingcost)。
说人话:当一个人会说两种语言的时候,语言的切换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在说的时候,需要先在大脑中做一个转换和抑制其他语言模式的工作,这个过程就是切换代价。
而大多人他们不是装,就是懒的。他们习惯用自己最熟悉、最省力方式去表达而已。
比如找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说,今天公司HR今天找我谈话了,说会尽快给我出一个Offer。而不是,今天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找我谈话了,说会尽快给我出一个工作录用书。
先不说听着有点怪怪的,你且把HR、Offer这些词汇先在脑子里翻成对应中文也是要费两秒钟事。
再比如,当你说到电脑系统,你会说打开windows,而不是打开“视窗操作系统”,要真这么说,听的人估计也是一脸懵。
还有一种情况,是用英文表达更符合当下的语境。
举栗,你和朋友八卦:“你知道不,那个XXX买了一栋大house!”这个时候八卦的小火花滋儿滋儿的冒,你要是在这里说,“XXX买了一栋大房子”,则完全不能准确表达你话里的浓浓八卦色彩,可能还得往里加点辅助性信息。
所以,当英文比中文更快的传达到嘴边,用更简短的词就能表达你的意思,你是会选择直接说,还是转换成中文?很多人懒人都会选择前者,这样可以提高交流效率,降低我们的交流成本。
这种情况多见于外企或者是接触英语环境比较多的人。鉴定结果:不属于装逼。
2、乱码派
我明白,就算时针都停摆;像现在,只是脑子被烧坏。
第二种情况,Bing叫他们语言乱码派,因为脑子里面的抑制系统暂时失灵了一秒,才会暂时出现语言错乱的情况。
双语者在使用两种语言说话的时候,母语的熟练程度通常高于第二语言,所以研究发现,切换代价的模式会受这两种语言相对熟练程度的影响。
在语言产生的过程中,熟练语的切换代价更大,因为在产生不熟练语言时,熟练语言会产生更大的干扰。
因此双语者会需要用较大的努力去抑制熟练语言的任务图式;而产生熟练语言时,不熟练语言的干扰很小,双语者几乎不需要启动抑制模式(inhibitionmechanism)。
说人话:会说两种语言的人,说话的时候两种语言模式就好像在打架,要互相抑制对方。
比方我们的母语是中文,第二语言是英文,那么中文就占了上风。
当我说英文的时候,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抑制比较强势的中文思维不要冒出来,努力的用英文的语言模式去说话;而我说中文时就简单的多,不怎么需要去抑制英文。
那么当我们一旦在生活、学习中大量的接触、使用英文,或者是英文的使用频率超过中文,就会导致我们在说中文的时候偶尔对英文的抑制模式会松懈或者错乱,我们最熟悉、常用的一些英文单词就猝不及防滴蹦出来了。
比如,我们出门会说打个taxi /往前走一个 block 就到了 /在酒店check in;或者工作中,写一个list /工作报表今天要due了 /赶快push一下进度;喝咖啡的时候会说刚刚去Starbucks买了杯Vanilla Latte等等。
这类夹英文的用法多见于ABC、留学党、英文环境呆久的人,如果大家都是相似背景人群,听起来也算正常范围。鉴定结果:不属于装逼。
3、讲究派
阿拉说的英文词,中文里还没发明呢。讲究派讲究的是表达的准确性。
比如,当我们工作中说做一个presentation,指的是拎着幻灯片上台,每人先讲一通儿20分钟的陈述,然后再来10分钟的自由问答,5分钟的导师点评,最后下台的全套流程。
但是Presentation直译的话就是:提交; 演出; 陈述,报告; 颁奖仪式。没办法表达英文里的一整套意思,在中文里还真的是无法准确对应。
再比如,有种新晋网红早餐食品叫做 granola,很受中产青睐。它一般是由烘烤过的燕麦打底,里面还会加上一些水果干和几种坚果混合,可以直接拌酸奶,也可以泡牛奶。
但是,以上这些只能算对这种食品的“解释”,不是“翻译”,而谷歌直译是“格兰诺拉麦片”,你要是到了公司对同事说:“我今早吃了格兰诺拉麦片”,一来人家听不懂,二来难道不是更装逼的紧,会挨打吧。
再举个通俗点的句子,我们有时候形容某件东西“很low”或者某人“很low”,用一个low大家都能心领神会,因为low在形容不同事物时包含的意味也是有着很丰富的层次。
但是要是翻译成中文:村炮、二笔、智障、脑残、没文化,你想用哪个词来全面替换low,好像意思都差了点。
语言是反映生活的。生活细节的不同,会从根本上导致我们语言思维的不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应替换问题。
当你对两门不同的语言了解的越深,就能越敏锐、越清晰地感受不同语言的表达边界。如果真的当下没有合适中文词汇可以表达你的意思,那么用个英文替换也无妨,所以,这种情况也不属于装逼。
4、装逼派
除了刚才的几种情况,剩下的这些就是抑制不住体内装逼细胞的人群了。现在,让我们直击鉴裱现场。
1)第一级别:装逼者 –BZhuanger
他们是为了说英文而说英文的。
“喂!doorman,你把我的Car给我开过来。看什么看,就是我的车啦。”“如何把我们的team build的更加strong一点”(还不如直接说“build a stronger team”)
这种明明是很简单的词,也不存在对应问题,偏偏要用英文说,明显就是在耍帅。
2)第二级别:装逼能手 — HighHandBzhuanger
这种是故意用小众词汇来秀词汇量的。
“我刚刚吃了一个avocado,脂肪很高,但都是good fat。”直接说吃了个牛油果不是更好吗?“你这个人,对女性就是steretype(刻板印象)”要这么用,就略有点牵强生硬,其实直接用中文表达会更顺。
3)第三级别:装逼达人—Bman
这种人已经装到出神入化,装也的很隐蔽,不太会让人反感,他们不光是用英文词汇,而是用了更西式的思维来表达。
比如:“这篇稿子真是拥有 great storytelling!”,这个算是媒体行业的高频词,你要是直接说“这稿子讲故事讲得棒呆”,反而不如great storytelling通透准确有韵味。
也就是说,即便是装逼,有些人也装的比较辛苦,效果还不好,而有些人就装的很隐蔽很高级,让人看不出来,大家重点可以揣摩下最后一种。
5、环境和对象
其实,我们在评判任何事情的时候都离不开它的坐标,说话夹英文到底算不算装逼,很大程度上也是要看环境和对象。
对夹英文装逼这件事,我们已知最早的吐糟界鼻祖应该是钱钟书先生。让我们先来围观一下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的经典吐槽:
“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也许在洋行、青年会、扶轮社等圈子里,这并没有什么奇特——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
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讲真,钱先生这个话说的还挺重。《围城》是1947年出版的,那年月估计说话夹英文也是新鲜事物来的,和现在社会环境不一样。
另外,这里是有个前情的,那就是钱钟书认为,如果张先生对洋行、青年会的人说英文,也“并没什么奇特”,所以,钱钟书吐槽的其实是不注意说话的环境的人。
放到现在也是同理。
就拿留学生来说,你见了同学伙计打招呼可以来一句what’s up,你如果和教授也来一句同款,教授估计以为你脑子烧掉了。
在家里也一样,你和朋友说我们去shopping吧,就一点也不奇怪,要是带着姥姥逛市场也这么说,可能你姥姥会用鸡毛掸子揍你。
这个事情其实也不难,如果在不适宜用英文的场合,我们可以在脑子里把常用英文词稍微汉化一下,切换一下状态就好,在适宜用英文Social的场合,我们再切换回来就ok啦。
要论这方面最厉害的,应该是新加坡人,中英文外加马来语无缝衔接;一些非洲人民更神奇,扯闲天的时候和逛街的时候用的都是不同的语言,哪个用的顺口就用哪个。
所以,我Bing的观点:到底是不是装逼,也要看这个人讲话的环境和对象如何,我们再来综合判断。
6
Bing今天给大家讲这个话题,其实是想表达,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很开化包容了。新的时代背景、新的社会环境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即便是不出国的人,也会看英剧美剧、听欧美流行音乐,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而我们其实不用太排斥英文的“文化入侵”,对这事儿如临大敌。因为没有一种文化是静止不动的、固态的。
就拿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一些词来看,其实都是早期的西方舶来品。比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比如逻辑(logic)、泵(pump)、基因(gene)、淋巴(lymph)、休克(shock)……
我们现在说的语言,也是一点一滴受到外来语言、外来词汇的冲击和融合,从而演变成了至今的形态。
另外,咱们也不用总嘲讽那些爱夹英文的人,开开玩笑就算啦,要是真搞得口诛笔伐上价值,会整得我们的网络风气太敏感,毕竟每个人说话习惯都是不一样哒。
还有的人说了,装逼怕什么!我们人类就是因为爱装逼,文明的进程才会不断向前推演进步!
那么如果我就是爱讲英文,被人家吐槽“装逼”怎么办?怎么才能从第一级别的装逼者BZhuanger 修炼成第三级别的装逼达人Bman?
怎么才能装的高级、装的聪明,装逼于无形呢?
让Bing大声回答你,努力学英文啊!真正做到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傻傻的套用词汇,让人家一眼看穿。
相关阅读: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