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同学是好同学
微信号:candysheeeep
中国留学生,一群永远也逃不出舆论场的尴尬者。
这种人设究竟能撑多久?我们在世俗的臆想中活得越来越魔幻。以下是我身边5位留学男女回国工作后的真实生存故事。
留学生一定比非留学生混得好?
我不同意。
化名:路德维希·范·抱多芬
职业:音乐投资工作者
留学地:英国伦敦
月薪:税前¥10K左右
我高中就来英国读书了,一个私立女校,穿制服上学的那种,可惜那会儿还没有抖音。
在外人眼里,我算个“无需努力拼搏就可继承父业的白富美”。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就背脊发凉。继承这件事像是终点,但我想无限丰富这条必经之路的体验感。你不总说我是“出淤泥而不染”吗?我不知道(笑)。
我好像不太习惯那种蹦迪喝酒的二代圈,除非不得不去应付。
在伦敦读大学的强烈感受,便是从大一开学第一天,就要沉浸在找工作的焦虑情绪中。记得大一orientation week,就被拉去参加career fair,对CV和cover letter完全没概念。那时每个人心里都有谜之执念:
谁能留在英国工作,谁牛逼。
受制于签证的问题,英国的中小公司都不给签证,因此四大、咨询公司、投行的offer就成了很多中国学生想证明自己特别outstanding 的唯一证据。现在感觉蛮好笑,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我到底要做啥?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啊?
结束三年的本科课程后,我顺利留在了英国四大工作,当时觉得好像人生的后几年都将非常安稳地度过。奇怪的是,自踏上社会的那天起,我才发现似乎每过一阵子都要面对一系列纠结的选择。每次周末相聚,吃完烤鱼玩完狼人杀以后,留英的同学们经常抱团在一起,讨论的话题无非是:
什么时候该回国工作?
现在国内的环境怎么样了?
是不是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当然,这种对话是没有答案的。一般都是在死寂和迷茫的情绪里告终。
用一个经济术语来表述,其实什么决定都有trade-off吧。在国外工作的好处是:首先假期多,你可以有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次那毕竟是发达国家,人口基数不大,毕业之后如果在大公司待着,entry level的工资相对国内来说可观很多。
但劣势也显而易见:无论在国外多少年,都很难融入那里的圈子,毕竟咱们从小是看西游记长大的。
所谓的“国外没有办公室政治”,其实也是因为我们连主流社会都还没融入进去,谁会真的带你玩儿那些政治游戏?另外,国外的社会阶层较为固化,中国人也很难混上高层,薪资容易到达天花板,除非你完全放弃某些国人的文化特质。
单纯从找工作角度来说,目前的留学生基本没有太多优势。学历是敲门砖,门敲进去后,一切的工作都得靠个人能力说话。
至少我觉得自身的名校光环是渐渐褪去了,课本里所学的东西都太理想化,不接地气。如果硬要说优势,也许是英语能力,但这点也是针对那些在国外强迫自己去混外国人圈子的人。
客观来说,出国留学的优势是无法在短期内显现的。在海外接触到的一切,除了沦为令人羡慕的谈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的认知,这些体悟在中国社会都无法经历。人跟人之间拼的哪里是学校和工作啊,而是个人觉悟。长远来说,认知奠定成功的基础。
从来没人说过,留学生回国就一定要具备某种优势,就必须活得比没出国留学过的人好。于此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即留学只是人生中的选择,与“创业”、“保研”这些是平等的。
我认为“留学生的优势会随着时间而递减”的观点很扯淡,这种短视会造成所谓的peer pressure和以及一系列所谓的浮躁。目前获得成功的“野路子”太多啦,也许某个高中学历的网红直播一晚上就抵一个硕士留学生回国后一年的工资。放平心态吧精英们,你想怎么走、走多远,其实都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与坚持。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要把喜欢的事情当工作”,我愈发觉得这句话太对了!
我热爱古典音乐,而当我从事音乐事业时,我必须接受着爱好被别人不断压榨的现实。用低廉的金钱交换年轻的劳动力,雇主们一般都希望从你身上得到高于薪水的价值,也让越来越多抱有理想的人成为“社畜”。
除了这点,另一点让我无法真正热爱工作的,其实是因为自身经验不够。跟同龄人交流工作,会发现一个通病,大家都会抱怨自己公司的那些傻逼和甩锅侠。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有能力不太行、眼界有限的领导。可大多时候,我认为这种工作方式和认知上的差距,只是社会和课本之间的差异。
如果这些让你感到失落、无奈和不满,我们还要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作为工作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真正热爱,即便你在工作中遇到令人爆炸的恼人事件,第二天你可能还是坚持六七点起来赶地铁去公司打卡,这是所谓的“口嫌体直”和“对梦想的责任心”?
说到国内薪资……我再重申一下,留学已经不是一个很快获得可见现金流的投资了。或许,我没什么资格谈这个问题?你知道我再怎么折腾,总有一天要淡定接管家里的产业(笑)。
回馈父母这点我说两句,我认为他们必须理解这点:
如果将教育视作一种投资,留学这种理财产品的属性已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外环境(比如就业环境结构性失衡、人口基数、经济周期等)导致、一方面是因为资产本身(也就是我们自己)。在众多看起来同质化的资产中,我们能改变的是如何让资产本身的差异化体现出来,而这点需要时间来证明。
未来我想开始发展一些副业。我对从0到1的改变抱有持续的好奇心。之前常听学长学姐分享经验之谈,“进入社会,试错成本是很大的,要扬长避短,做什么事都要走捷径”。现在看来这种“精英论”的思维太可怕了,这不仅让我们变得自以为是,并且在陷入困境时充满自我怀疑,制造自我焦虑感。
所以抛弃对“犯错”的偏见吧!就像我一个本来学金融的人,现在走上了音乐投资的路,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我只知道,积极的心态和处事态度从来就不是在捷径中炼就的。
能帮我找个翻译兼职不?
我不想让法语废掉。
化名:Oui
职业:媒体行业/电影记者
留学地:法国巴黎
月薪:¥7K- 12K
学电影哪家强?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一个地方:法国。
出国前以及刚出去那阵子,自己是一定要留下来的:外面的月亮好圆!空气好香甜!自来水都能直接喝!可能是因为当时头发尚且浓密,掉了也没发现。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觉得有一点打脸。开始是因为想吃东西,只有kebab和披萨麦当劳(连肯德基都少)这件事让我很不爽。接着就是小心敏感如猫头鹰的我在地铁站被偷这件事,给了我严重的伤害。几乎所有法国留学生都听过类似“在法留学至少都会被偷或被抢过一次”的说辞。
我听到感觉很生气,为什么要说得这么理所当然,我就一定要打破这种莫名其妙的定律。
然而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在地铁站被偷了180欧——一大笔准备用来交租房押金,也是我第一次取TM这么多现金带身上。再后来,巴黎出了举世闻名的枪击事件,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是个很怂很惜命的人。
再然后就是时不时因各种行政手续跟警察局、房补中心、税务局、邮局等机构打交道,碰到了一系列让你胸闷气短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再待在这个所谓浪漫的地方了。
我一直在想,有没有类似“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事发生,最后想想,没有。巴黎之于我,就像是终于追到了“白月光”的我,在跟它的相处过程中,它所暴露的点滴缺点、日常的油盐酱醋茶终于消磨掉了我对它最初的爱意。
当然,我从未想过回国就业是容易的。
像我这种只负责建设“上层建筑”的电影艺术专业,“海归”变“海待”的悲剧太多了。在学业即将结束时,因缘际会让我遇上了现在的东家。我就这样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法国,我对它的告别语是:
好聚好散。
我认为现在的留学生一点优势都没有,也许我说得有些绝对。但如今互联网那么发达,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了什么,大家分分钟都可以知道。现在也有很多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朋友,还有国际学校什么的,或者简单一点,很多城市的普通学校也有外教,和外国人打交道、交朋友,再普遍不过了。
反而很多中国学生在国外一直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打转,说不定和外国朋友的交流、还比不上国内学生和学校外教的交流?至于国外的教育,现在很多国内学校有交流项目,或者有聘请客座教授,其实我觉得和在国外上课没有很大区别(我的学校还请了国内的老师到法国来授课)。
即使上课内容有所区别,但就业最终看重的还是你的个人能力,而这个能力和你所上的课的具体内容,说实话——我觉得没有很大关系。
“出国镀镀金,回国好找工作”这种停留在上世纪的想法,竟然还没被沦为少数群体自欺欺人的借口吼?如今的用人单位都不傻,你到底有几斤几两,其实他们心里都有数。你的学校到底是个什么水准,他们也会去调查,野鸡学校被揭发的还少吗?
跟国内的各位比起来,反而有时我觉得留学生还会有一丢丢吃亏。因为用人单位可能会觉得你出国太久,和国内脱轨太久,会不适应国内的环境,不了解国内的行业状况等等。然后就,十动然拒。
我大概是个悲观主义者吧,我认为留学生根本不存在“留学优势” 这个东西。时至今日,语言、视野、思维这些东西,已经不是需要通过“留学”这个行为来获得了。
万幸的是,目前的工作是我喜欢的、愿意投入激情去做的(此处请截图发给我的领导,蟹蟹)。不幸的是,到手的薪资稀少到让我怀疑人生(这里就不要截图了,感恩)。我怀念法国的好,主要体现在如果不回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假日欢脱时光(法式微笑.jpg)。
回想父母的留学投资,我认为“回馈”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但我从未忘记他们圆了我的电影梦。我在法国带过孩子洗过碗,做过摄助,当过场务,采过政要,拍过剧照,五花八门的工资都挣了点。再加上我又抠门,又宅,不喝酒,不抽烟,不烫头,花销还是挺可控的。
这一年因为工作关系,又连着几次踏上了欧洲大陆。每次看到街头那些风格统一的建筑,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彷佛我还刚刚从那间我住了两年的铁塔脚下的小出租屋走出来。也许是知道自己不久就会离开,心态上更加的从容、淡定。也能够忍受在那十几个没有外卖支付宝的日日夜夜里——只有麦当劳和沙拉与我相伴。
另外,我真心实意地想找一个翻译类的兼职,你正好帮我做做广告,高薪低薪都不介意。除了赚点奶茶钱,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法语荒废掉。
当你拥有硬气的经济能力时,
你才足以应付无常的人生。
化名: C
职业: 数据科学家
留学地: 美国 Fairfax
月薪: ¥10K – 20K
好久没聊了,你怎么样?你问我的这些,似乎都有点远了。
我想想,当时回国工作纠结啊,越临近毕业越烦,但最终的选择主要出于对期望中未来生活状态的考量。如果将其用简化后的模型来描述,可用以下内容进行阐述和评估:
—生存。来自生存方面的经济压力不能太大。具体表现为每月固定还款,流动资金与月收入的占比,以及环境条件所带来的健康状况问题,预防出现疾病的成本和治疗难度;
—休息。工作与休息的平衡考虑,比如年假天数,工作日可自由支配时间;
—社交。留学经历让留学生对社会地位有一定需求。我们是否被主流社会尊重和承认?是否长期生活在某个社会中占有一定比重?日常朋友圈的质量和社交频率是怎样的?
—家庭。出门在外,在地理上会与亲人分离,该问题所造成的麻烦程度应在考虑范围之内。以及自身成家问题,伴侣是否需要生活在异地/异国?为期多久?
—职业生涯。假设每个社会都存在阶层,例如工薪、小老板、财富自由、特权等等。人在每个社会都有初始阶层,并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自身阶层的提升(如升职)。不同社会实现上述目标的条件是不同的。
—自由。这个话题看似宏大,但你用这个问题来评判: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害怕什么?你该不该害怕这些事?
在该模型中,各方面对我的重要程度是递增的。因为我学的计算机专业,当时我有去美国、加拿大、和回国三种选择。经过严谨的模型考量,美国和加拿大在模型中呈“两头高中间低”状而中国恰恰相反。换言之,国内的环境更能满足我实现各种愿望,所以我选择回国。
除去那些浑噩度日的留学群体,我觉得留学生群体还是有优势的。一是可能性,留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是广阔和丰富的。二是耐力和抗压性,求学的经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同窗资源。
这么说吧,我的第一份工作得益于这三点。那份工作给我带来的收入远高于同龄平均值,虽然我进的是一个十八线外企。其次我的思维方式、语言优势、工作效率很快获得了上司信任。
当时公司在成都office的CEO是毕业于MIT的美国人,工作上讲究方法,所以他很快发现在众多会议和工作总结中,对于我所遇到的困难,他最容易理解。我做出的相应的决策,他也几乎是赞同的。
我在准备这些报告时意识到,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是具体的,而CEO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尝试理解业务中的来龙去脉,那么量化问题并且呈现出趋势最能帮助理解。大概他对这种方式比较欣赏,很快就将我从一个开发部项目经理提升为general manager,并让我负责对一家印度创业公司的收购。
收购完成后我便成为了产品本地化的负责人,工作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专与印度团队沟通的联络员。我感到我在这家公司的使命已经完成,最终选择了离开。
当然,这些都不能用“出国镀金”这样陈旧的场面话来附和。还有此类“留学优势”消退的观点,我都不认同。所谓的优势其实是留学生涯让人拥有某些特质的能力,而不是随时间逐渐暗淡的光环。这种优势的留存最终取决于人是否想要保持。当你知道外面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后,要不要去了解和跟上它,只是意愿问题而不是渠道问题。
给你讲讲我近期的事吧。
在IT/互联网界有一种活动叫做“黑客松(hackathon)”。简单解释,就是聚集众多有创意的人、程序员、设计师,围绕某个共同的主题,自由组队进行为期一两天的头脑风暴并制作软件产品的prototype,无需完美,初具雏形能表达创意就行。这样的活动像是一次“以武会友”,找到你聊得来的人,跟随你们的创意,是这个领域的一种社交狂欢。
我曾和团队参与过以“成都”为题的设计。我们做了一个创意作品,让肉眼看起来是黑白的成都老照片通过手机屏幕看到的是彩色照片。要知道,早些时候拍下来的照片是没有彩色的,所以我们的作品其实是通过黑白照片进行了类似于艺术染色的创作过程,只不过这个“艺术家”是住在手机里的一段程序。那次我们拿了第一名。
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江湖名声”,另一方面也是尽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对程序员呆板木讷的刻板印象。
目前的工作内容是我喜欢的,但现实不是我理想中的情况,比如高层决策的不透明,我猜国内外都这样,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如我们做出的成果和产品,并不会有人去持续的运营、维护、迭代,这也造成了产品没有用户增长,员工的工作成绩看不到反馈,会让人垂头丧气。
这些产品最终都会用于装点高层所推崇的、看似能真正卖钱的东西:某某被鼓吹过度的NB新概念。
我理想中的工作状态很简单,做喜欢的事,并且有一群愿为之付出的人朝着同方向使劲。仅此而已,名和利是做好后顺理成章的事。
我非常不满意薪资,这与我的预期差别很大。倒不是觉得自己的薪资对不起工作的辛苦,而是回国面对社会,才能看清楚现实的残酷。当你拥有硬气的经济能力时,你才足以应付无常的人生。当你只靠固定工资生存时,你永远都应付不过来。我在国外读书时,除了繁重的学业,只有无忧无虑的傻开心。
对比在国外做同样工作的人,他们大多数人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专注于把工作做好,就能换回足以应付生活开销的报酬。这也是有时会有一瞬间后悔回国的原因吧。而在国内很多城市,只需要对比一下收入和房价,不难得出“永远不可能买房”的结论,哪怕你是在BAT这样的巨头。这也逼得年轻人除了要忙工作,还得花费相当比例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其他的收入途径。
在此情境下,你还有心情谈“诗和远方”?
我目前最大的计划就是准备重返校园,是时候再回去充实一波了。此外我要多用碎片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积累人脉,接下力所能及的项目。我渴望“江湖名声”来得更快一些。
我每天都拷问灵魂无数次:
周末什么时候能还给我……
化名:V587
职业:互联网从业者
留学地:美国芝加哥
月薪:¥10K+
不管我当初多满怀抱负地认为“只在乎工作是否有意义能带来价值/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当真正过上了传说中的互联网10-10-6的生活,内心还是崩溃的。
听说有个同学,耶鲁毕业后来这家公司上班,入职不到一个月果断辞,我也不禁会怀疑人生的拷问自己:读书那么多年都没这么拼过,如此透支人生中唯一青春光阴,到底值不值?
我不喜欢留学“镀金”的说法,这样就把留学这件事情所能带来的结果想的太机械单一,也太简单容易了。考进北大清华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和优秀吗?
对我来说,出国最大的益处还是面对多元文化下的差异,学会尊重与包容。大家都觉得“尊重和包容”是应该的,其实知行合一挺难的。在我看来,这可能正是国内教育最忽略的问题。单一的成长路径容易使人麻木。
还有就是更快接受或者了解新鲜事物的能力。总体而言,留学完全不必给人带来什么优势,但它确实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多元思维的环境。所以,我更多可能是借着出国留学的机会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打开视野,学习与工作则是次要目标。
不得不提的是,我的确认为自己在美国受到了更扎实的教育,最大的感受就是本科毕业时我对自己的skillset(职业技能)一无所知,我到底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这完全是不清晰的。但硕士毕业后,我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很清晰、也很自信。
我经常乱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不会选择本科就开始留学?
说到回国的决定,不谈发展前景、身份受限那些堂而皇之的借口,对我而言,最本质的阻碍可能还是——是否要踏出舒适圈,留自己一个人在美国打拼。而我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大北京的怀抱,选个舒服的地方,不舒服地待着。
互联网是一个节奏很快的地方,经常听其他同事说,在这里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干俩月。所以在这种高速运转的地方,我也被带着一直往前跑。一开始,在一个完全新的领域快速学习积累快速成长、奔头很足,觉得在工作上有学不完的新知识,渴望去打开更多未知的领域。
而逐渐地,也会开始对这种持续加速的节奏表现出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与疲惫,就像是那种你想停下来歇会儿、但一直被别人拽着往前跑的状态。现在我所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持续获得向前跑的动力?
也许我的心底早有答案,即“没那么热爱”。这份工作在世俗的标准里是绝对优质的、令人神往的,但每当我感受不到持续的前进动力和拼劲时,我愈发感觉到自己迷失在人生志趣的苦海里。
有的时候,我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在长期加班工作的生活下就快要丧失对世界保持兴趣和新鲜感的能力了。因为回到家,我永远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要睡觉。
这种想法让我感到极度恐慌。说到近期计划,想来想去,应该就是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吧。拒绝变成工作机器,就要适当培养一些工作以外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切换online/offline的模式。如果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没准也能发展成为一个斜杠青年?
肯定有后悔回国的时候呀!比如朋友圈看到美国工作的朋友下午四点下班、每天work from home、以及假期多到每时每刻都能满世界乱逛的时候,我都会怀着强烈的嫉妒心点下那个赞(笑)。好在这些外力都能忍受,当抛开手机的那一刻,我仍能说服自己回国是正确的决定。
2019年,我希望能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更清晰的想法。当我想清楚了下一步应该怎么走,眼下步伐也会更有动力。
对于未来,我仍然是跃跃欲试的。虽然我的周末一时半会儿不会还给我。
我想象中满街的精英投资人,
实际全是拿手机打王者荣耀的人。
化名:黄马甲
职业:金融行业从业者,前创业者
留学地:美国纽约
月薪:¥0-200K
在我18岁决定出国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会回国,我还当着父母的面印了手印,这你敢信?
5年的美国生活,我经历了所有留学生都会经历的——资本主义什么都好、美国佬什么都不好、外国有些好有些不好——的三大阶段。但没变的还是回国的决定,家庭和个人因素都有。
本科毕业后,我多次拒绝了父母希望立马读研究生这条看似更顺的路。为减少他们的碎碎念,我在拿到美国研究生offer后向校方申请延期保留名额,当然现在也已经过期了。我学的是商科,我当时一门心思想通过在美国工作来证明我的学的东西是否真有用。
通常来说,学金融的在美国找的第一份工作,多是会计事务所、或是投行这类卖方公司。我花了极大心血,幸运地寻到了一份私募基金的金融分析师工作,地点在纽约华尔街。
日常基本是这样的:跟室友(如今的合伙人)合租,一室一厅,一人睡房间一人睡客厅,摊下来房租也比北京四环的房租贵。纽约的上班氛围和居住通勤条件比有天差地别,这一点相信在曼哈顿工作过的人都有切身体会。
每天七点多从公寓出来,挤上连结曼哈顿岛和新泽西的PATH地铁(拥挤程度参考北京早高峰西二旗),换乘两次才到公司,西服正装是常态,没人觉得你整天装逼。摩天大楼里的工作环境和国内券商扎堆的普通写字楼比,还算洋气吧。
午休时间通常只有一个小时,常被电话会议压缩到半小时,我的午餐大多是坐在楼下草坪端一盒鸡肉沙拉或一碗炒泰餐解决。为防止下午工作时犯困,我学着和美国同事一样,午餐不吃或少吃碳水,再配上下午的例行意式浓缩,接着和工作对抗。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算是混的差不多了。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更明确地认识到美国金融业中亚裔不可攀登的天花板,上层基本被犹太人垄断,好的项目对于亚裔来说很难全程介入,无论你的业务能力有多出色、多么受到领导赏识。
你问我多年在外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非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莫属了。
2016年国内的创业热潮掀起,国家层面扶植的“双创概念”到达鼎盛期,我和朋友在当时没有辞职的情况下,连续几个月深夜回家就开始写商业企划书。这段你一定要写进去,超励志的。
海外工作不到两年,我跟合伙人终于决定怀揣着空泛的激情(笑)一起回到大北京,这个承载我们太多回忆的地方。
留学生在国内创业没有特殊优势吧?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商业格局不是只有国外才能学到的。反之,国内投资人接洽的叙述方法和谈判技巧,反而对常驻国内的创业者更有利。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国外有、但国内还未兴起的创业机会,看看是否可以因地制宜。
此外,我没有在国内系统地、正式地找过工作。但常听朋友说国内毕业生在面试中表现更佳。我分析,国外的面试追求个性,对方希望你能彰显特质和潜能,而国内通常是“和稀泥”,中规中矩多了,企业方对“人才差异化”的容忍度低。
说回自己,现实和理想当然是有差距的呵。
作为一个纯粹奔着精神追求而放弃国外优厚工作的人,刚回国时,整个团队驻扎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长达2个月。我想象中满街的商业精英投资者,实际上全是端着手机打王者荣耀的人,完全没有创业氛围。
机会都得靠自己找,无论别人是真诚相待还是想好了放你鸽子,坐以待毙就完了。
你不该展现出青涩少年的面容,你至少得装得像个“油腻青年”——习惯推杯换盏满嘴跑火车的浮夸局面——不然根本没人把你放在眼里。
我们经历了国内所有创业者都经历的资本寒冬,为了优化细节修改过无数遍的PPT和练习Presentation。在高级咖啡厅里穿得人模狗样,面对着无数投资人连名字都没说完就被打断。
《寒门状元之死》那篇被封杀的文章里,对投资圈的描写虽夸张了,但也有不少真实的成分。那部分是可信的。
经过一段时间,尽管在融资上有一定进展,但一群没有国内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留学生还是把相关行业想简单了。过于沉重的商业模式,不是年轻人能搞定的。因此,第一次创业以出让股份给某企业而告终。
之后,抱着挣口饭吃的心态,和朋友干回了老本行——基金。投资了几个地产项目,也算是小有回报。接触了人脉的层次可能也是同龄人无法企及的。但心中的创业情结依然在,于是把自己赚的钱投资了一家科技公司,由于看不惯管理层的行事作风,将其踢掉、自己做老板。
而第二次的误判发生在自己终究无法用精力、能力同时做好这两件事,导致创业公司起色不大。尽管找了几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到目前为止也算不上一笔成功的投资。
因此,现在的生活状态变成通过做老本行即做生意赚来的钱,或多或少补贴到了所投的公司当中。外人看来靠做投资接触的大佬赚来的钱,其实真正到自己口袋里的并没有多少。
我过上了原本不属于我年龄状态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应酬不得已参加,自己当数饭桌上晚晚辈,只要端起白酒杯就别想着放下了。
如果论薪资的绝对数值,我不满意。
做生意这种事,有可能连续几个月都没有收入。但顺的时候,能回很大一笔钱,月入数十万也有。但我的健康和作息肯定没在国外工作时好了,健身房好久没去了。关于父母在自身留学上的花费,我觉得不应是回国后考虑的,而是决定出国前衡量的因素。我自己只能努力做到最好。
基于目前情况,站着把钱赚了基本实现不了了。我会争取在膝盖没跪紫之前把钱赚够了抓紧站起来,更早地组建自己的家庭吧。
客观来说,我没有资格抱怨什么。创投圈里的水太深了。我在北京长大,父母在事业上能提供助力,我回国有车开,从不担心住房问题,没有生存压力,这些都值得我感恩。年初还跟我爸说,如果两年内折腾不出个什么鬼,我就老老实实地回投行做金融,这份承诺依然有效。
此外,他们还在不停劝我再去读书,美国中国都行。我有很认真地在考虑,因为我女朋友常拿这事儿来威胁我。我怕她嫌弃,所以还是早读早好。
我本来也想匿名写一段,但这几位好友几乎完全说出了我想表达的情绪——愤怒的无奈、洒脱的无解、以及悲观的乐观。
从各位毫不遮掩、绝对真实的倾诉中,我总结出了几个高度相似的共性:
第一,虽然留学生回国后普遍哭穷,但都算不上拮据。换句话说,父母有钱供我们留学,就绝不会让我们饿死,挣扎在温饱线,再怎么说也能在社会主义里活成小资水平,想买什么不手软。生存压力基本忽略吧。
第二,正是因为无比实际的第一点,留学生认为自己有做梦的权力,且这个梦更虚更浮夸——梦的起点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坠落无妨。这点不装逼,也不怕被人诟病,事实本就如此。留学生芸芸,但放到大环境里,在人人接受高等教育面前,出国留学人群仍属少数派。
第三,国外发展前景身份受限,留学值钱的地方在于自我提升而不是短浅的镀金。就算你是一名海归,也并不代表你有着充满竞争力的个人优势。
第四,嫌钱少。敢于为自己喜欢的事倾注全部心力,即便短期内没什么物质回报。
第五,回国的留学生,无时无刻都在跟中国的“传统观念”对抗。本以为内心足够强大,但当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时,我们更会选择妥协——我们既解决不了那么厚重的历史,也左右不了周遭的刻板印象。我们不怕陌生人的排挤非议,但受不了家人的软磨硬泡。我们终将成为碌碌有为或者无为的人。苟且过活,也珍惜当下。
如果归国留学生的好或坏在当下世道已不能立马显现,那如何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留学生?衡量的标杆又应是什么?亦或者,我们根本不需要证明什么。
我想,当你看过更大的世界,你就会明白,心里最初的那团火是为什么而熄灭,又是为什么而燃烧。
你为别人而活,你也为自己而活。
*本文全部插画来自美国艺术家Scott Listfield。
相关阅读: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