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浙江温州教师培训计划一行20人赴美国参加教育交流活动。在为期14天的研修日程中,我们一半时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聆听美国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与问题,另一半时间则到美国8所初高中学校,走进他们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等,与校长、教师、学生零距离接触,参观,听课,座谈,一方面想以此印证我们从国内带去的问题,另一方面想通过现场观察,亲身体验,从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本文作者程永超(中)一行与美国教师代表合影
“动”起来的课堂
表面上看,美国教师课堂行为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听说读写,发出指令,演示幻灯片,布置作业……但我发现:美国的老师总是在等学生。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老师不一定是真的停下来等,而是对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期待的状态中。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刚开始老师给学生讲一些话,展示一些材料。到了第二步,你会发现学生开始做一些事,或者在做题目,或者在讨论,或者在找资料。这个时候你才领悟到,上一步老师所做的事,其实都是为了”使学生在这一步做好这些事”做准备。第三步,当学生在做一些事的时候,老师耐心地在等,直到他等到了他要等的东西,然后才进入第四步。这一步他好像早已准备好,但又明明是直接承续学生在上一步所做的事而来,好像他早对学生会做出这样的结果有某种预测一样。我们在美国课堂里体验到的那种”等”的感觉,就来自于这种”行动—预测—等待—再行动—再预测—再等待”的过程。
这就是美国教师在课堂里的行为特征:”让学生做什么”。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做什么”,着眼于”行为”,着眼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二是”让”,即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的铺垫、引发、维持和促进作用。我们把这种”让学生做什么”的行为特征,称之为”使动式课堂”。课堂是一个什么地方?过去我们的回答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这其实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描述的。但是在课堂里,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而且课堂之所以是课堂,不是因为这里有教师,而是因为这里有学生。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描述,课堂当然是学习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学习”是一个抽象动词,如果要把”学习”具体化,我们该如何描述呢?
在一堂英语课里,我们看到了教师发给学生的卡片,题目是”我是个讲策略的读者”,一共有好几张,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个主题词,如”预测、想象、联想、推断、评估”等。显然,这是些动词,其主语都是学生,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几个学习行为,这几张卡片记载的就是这些主要的学习行为的活动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用这些卡片教学,其教学过程就是这些学习活动的展开。这样的课堂,学生没办法不”动”起来。
对“学为中心”的理解
现在国内中小学教育界在积极倡导”学为中心”,同样是提”学为中心”,中美理解有差异。中国的教师在琢磨:今天这堂课让学生做一个什么活动?学生做完这个活动,能学到我想让他学的那些知识吗?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的关键是学生活动的知识指向是否明确,决定这堂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生的活动与教学目标是否一一对应。其思考程序是: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个学习活动。
那么,美国的教师在琢磨什么呢?其实也是在琢磨让学生做什么活动。但是,其思考的程序与中国的教师不一样。他是先设计一个活动情境,学生在这个活动情境中开展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教师在活动中,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明晰学习内容。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的关键是:对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准确判断,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准确把握。决定这堂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产生过程是不是符合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境逻辑。
这样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形态都需要特定的条件,即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中国的课堂教学是以内容的逻辑体系为线索的,学生在课堂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是由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预设好了的。而美国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活动的情境体系为线索的,课程本身只是预设了学生活动的情境体系和在这个情境中要完成的活动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具体学习什么内容是由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开展活动时遇到的问题决定的。
我们发现,美国的课程是模块化的,模块与模块之间并不完全是根据知识体系划分的。一个模块往往是提供一个总的任务,规定学生围绕这个总的任务,要完成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形成哪些能力。中国的课程是体系化的,一门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由其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决定的。课程某一个部分的标志,往往直接就是知识本身。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为中国式的”中心”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式的”中心”和美国式的”中心”各有千秋。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学为中心”的具体内涵,在没有清晰地了解”学为中心”这句话的具体所指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地说”学为中心”。
教室里的“文化”
美国中学课堂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上课好似在开讨论会,学生经常分组参与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时常欢声笑语。课堂教学看似散乱,实则形散神聚。课堂上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有人在提问题,每个问题都能得到老师或同学回应。讨论中,学生可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在旁边观察指导。讲课时,学生若有问题随时举手提问,老师及时回答。学生按兴趣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在他们看来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情。
教室四周的墙面上看上去”很乱”,贴满了各种资料,诸如课表、教学用的贴图、图画、操作规则、重要知识提示、充满哲理的标语、名人名言、公式、概念,等等。教室里还放着学生小组活动的手工作品等。每个学生的单人照片、名字、集体照以及教师和其家人的照片都贴在了墙或门的某些位置上。当然,我们的课堂常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端端正正地坐在非常拥挤的教室里听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要抄写大量笔记,课堂有严格的纪律,教室整洁干净。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学习方式上,美国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协作学习的同时,还强调学生在课堂外的合作学习。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的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己。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练习经常为五人一组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布置的许多作业必须共同协作完成。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提倡分享好的想法和建议。注重交流和沟通,重视别人的不同意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同伴和同行的工作善于鼓励和赞赏。
以上所述美国课堂现象,实际上折射的是美国教育文化。教育文化既是文化传统的凝结,也是教学中师生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现象,作为精神存在,它时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表现方式和价值追求。通过体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薄弱之处和缺失。同时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我们如何在本土文化传承中与西方优秀文化对接和融通?我们的教育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以上几点思考,难以概括美国中学课堂教学全貌。其实,这次赴美研修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真实的美国教育,用我们观察到的一点一滴,来理解美国教育。我们有比较,但比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解是我们观察的基本姿态: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理解他们真实的教育状况,理解他们在现实中对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回过头来谈论美国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分析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我们自己每天都要面对的学校、老师和学生。
作者:程永超(浙江省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