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鲁哈尼6月1日说,如果美方展现“尊重”,伊方可能同意对话;但德黑兰不会迫于压力而对话。
被记者问及此事,正在瑞士访问的蓬佩奥2日回答:“我们愿意在不设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对话。我们准备坐下来。”但他同时强调,美国对伊朗保持压力的措施不会松动。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鲁哈尼对此回应说,美方就对话是否预设“前提条件”以及是否与伊方“开战”的说法总是反复变化。
6月2日,在瑞士贝林佐纳,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左)与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路透
美国真的会对伊朗“开战”么?
文 | 李雪 贺钰涵(实习生)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美国、伊朗、伊拉克……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三个名词排在一起,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场绵延8年之久、拖垮了两个国家的战争灾难。
在超级大国领衔强力支持下的伊拉克为何没能将目标打垮?
看似孤立无援的伊朗凭着什么挺过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战争、迅速重建家园?
美国得到了什么?
止战并非来自和解,只因为战火继续燃烧的结局太像同归于尽。
1
发起突袭,打得目标措手不及
1980年9月22日,人口不足1400万的伊拉克突然对4000万伊朗人发起战争。
毫无准备的伊朗军队被动应战,接连败退。到11月,伊拉克军队先后攻占伊朗境内著名石油城阿巴丹和西南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
次年4月,伊拉克出动战机对伊朗西南部产油区胡齐斯坦省展开轮番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在成功攻占胡齐斯坦省后,伊拉克在阿巴丹城外围屯兵6万和1000架坦克,用于控制阿拉伯河。
两伊战争场景 (图源网络)
自此,伊朗西南门户残缺一角,失去了西南产油重镇。
伊朗失利的原因不难理解,除了事先没做好准备,1979年霍梅尼革命成功、把巴列维政权赶下台之后,不仅老冤家伊拉克越发对自己恨之入骨,自己也逐渐成了欧美等国家的眼中钉,空前孤立。
面对人口近乎3倍的伊朗,萨达姆采用机械化作战减少兵力投入,想要迅速出击,一举把对手打倒。法国及时卖给它的60架幻影F1战机让伊拉克军队在大屠杀中如虎添翼。
这笔交易很符合欧美见利忘义的历史传承。
照理说,欧洲面对前殖民地是要保持中立的,奈何卖军火所得利润和伊拉克石油的诱惑太大。于是,两伊战争期间,表面维持“中立”的法国私下卖给伊拉克139架幻影战机。
美国军火商的算盘打得更好,开战后,往两边卖武器。
2
人海战术,伊朗夺回主动权
但是,毕竟人多力量大,到了1981年9月,伊朗终于缓过神来,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人海战术”——依靠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与敌军血拼。
27日,伊朗夺回阿巴丹城,俘虏了1500名伊拉克士兵;
10月,出动战机向4座伊拉克水力发电站发起轰炸;
11月,向胡齐斯坦省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起进攻,敌军被俘1300余人,战死1000余人;
1982年3月22日,发动代号为“胜利行动”的攻击,伊斯兰革命卫队从后方包抄了伊朗第九和第十陆军以及第一工程部队,之后F4影子战机完成轰炸任务,摧毁伊拉克大部分坦克。
至此,伊朗军队将敌军赶出胡齐斯坦省重镇苏萨、迪兹富勒和阿瓦士。
同时,伊朗抓住对手兵力不足、没准备打持久战这一弱点,策反其境内库尔德武装,从而牵制部分伊拉克兵力,为扭转战局争取到宝贵时间。
同年,处于库尔德民主党领导下的地区正式起兵,宣布库尔德聚集地脱离伊拉克,与伊朗站在同一战线。在库尔德民主党武装的帮助下,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北部重镇埃尔比勒。
位于伊拉克北部祖马尔镇的库尔德武装人员展示其重机枪等重型武器 (图源:新华网)
愤怒的伊拉克当局当即赶回“后院”灭火。萨达姆的轰炸机确实有效打击了库尔德武装,可是,在与伊朗酣战之际,抽离部分精锐空军,给伊朗留下了反击空间。
1983年初,伊朗从东部伊朗-巴基斯坦边境线调来一支空军,对伊拉克控制领域实施轮番轰炸。
面对密集攻势,萨达姆公开承诺,伊拉克军队将退至战争前两国边境线处。
于是,开战以来伊朗首次将伊拉克军队全部赶出战争前国境线,战场转移到伊拉克。
然而,“胜利”代价过于惨重,在打击对手的同时,伊朗消耗着自己的有生力量。
3
等着渔利,等到里根坐不住了
里根急了:若是伊朗乘胜追击、控制整个波斯湾,后果不堪设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如果伊拉克输掉两伊战争,那么将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他决定“美国会尽一切办法来保证伊拉克不要输掉战争”。
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美国开始申请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以及经济封锁。伊朗开始扳回局面时,里根政府四处活动,尝试为伊拉克提供多种援助。
武器
1982年2月,时任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秘密访问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三国,传达里根政府的方案——尝试向约旦输送F-14战机和防空兵器,再由约旦转交给伊拉克。
老板发话,时任中情局(CIA)局长的威廉·凯西自告奋勇承担了向伊拉克运输武器的任务。凯西及其副手罗伯特·盖茨批准向伊拉克出售“非美国生产”的武器。自此,国际社会放松了对伊拉克销售武器的禁令。
凯西还借助CIA在智利的挂名公司向伊拉克军方提供集束炸弹!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集束炸弹是“片伤”——覆盖面积大、杀伤效果强,在人群密集之地使用这种杀器那是残忍至极!在他们眼里,集束炸弹用来对付具有庞大人口优势的伊朗正合适。
钱
在未经国会批准的前提下,美国商务部将伊拉克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中移除。此后,美国商界逐步恢复了对伊拉克的商业往来,为伊拉克干瘪的国库注入了大笔资金。
除了商贸收入以外,到1983年底,从美国飘向伊拉克的援助资金超过了10亿美金!
情报、战术
不仅如此,在政府授权之下,CIA与伊拉克情报部门展开了密切合作,不仅提供情报技术支持,如提供显示伊朗军队动向的高清图片、伊朗军队后勤粮草库位置和伊朗空军的明细等,还协助90多名美方高级将领进入伊拉克,实地帮助伊军制定战术和选择打击目标。
“绿灯”
同时,美国政府还积极在外交场合为伊拉克打掩护,提供平稳的国际环境,使伊拉克更加肆无忌惮。
4
化武灾难,美国催生的恶果
早在两伊战争初期,萨达姆政府便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化学武器,不过还局限于实验室内。
实际上,1980年,美国已经对伊拉克的化武计划有所耳闻,由于事不关己就一直“高高挂起”,并没有插手。战局向对伊拉克不利的方向发展后,美国外交官忙着四处给其打掩护。
美国的纵容大大坚定了萨达姆的信心,巴格达开始尝试让化学武器走出实验室,实现小规模量产。
在伊拉克发现的化学武器(图源:搜狐新闻)
1983年4月12日,伊拉克政府在公开场合表示,“一种全新的武器将会被投入战场,它将毁灭一切生物”。
11月,伊朗声明,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已经造成己方人员伤亡,同时,将伤亡人数及资料寄往西方诸国,并申请联合国介入调查。
1984、1986和1987年,联合国共派遣了三组调查团队前往交战地区调查,得除了一致的结论:
伊拉克在战争时期对毫无防备的伊朗士兵使用了芥子毒气和沙林毒气,其所作所为违反了1925年国际社会签订的《日内瓦条约》。
然而,得益于美国的庇护,伊拉克并未停止放毒。
1985年,乱了阵脚的伊拉克政府自毁长城,将怒火都发泄在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党身上,派兵力轰炸其控制地区,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伊朗趁机再次抛出橄榄枝,提供资金及武器援助,随后,实际控制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民族武装全部被伊朗收归麾下,伊拉克不得不双向作战。
伊朗军队在库尔德地区建立防线,深入到伊拉克腹地,直逼巴格达。
为了报复库尔德人,伊拉克空军向库尔德聚集区哈拉布贾投放含有芥子毒气和塔崩毒气的炸弹,当场死亡数千人,幸存者亦不幸地长期遭受着化学武器所带来慢性疾病的折磨。
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至1988年,在伊拉克对库尔德人的报复行动中,约5-10万库尔德居民被杀或失踪,数以百计的村庄被夷为平地。
截至1988年两伊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休战之时,伊拉克已经在两伊边境的16个城镇投下了1.95万个化学炸弹,用掉了1800吨芥子毒气、140吨塔崩毒气和超过160吨的沙林毒气。
据伊朗相关统计,丧生于化学武器的士兵大约在9万左右。
5
硝烟散去,一片辽阔的废墟
仇恨并未消泯,两大国已尸横遍野。
止战并非来自和解,只因为战火继续燃烧的结局太像同归于尽。
1988年,在伊拉克拥有大规模化学武器和美国飞毛腿导弹加持的情况下,伊朗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停战,历时7年11个月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
战后统计数字显示,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
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
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
交战双方军事人员伤亡约148万人,被俘8万人。
两伊战争中两军损失统计
战争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达到6000多亿美元,并且,双方石油出口骤降,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
战争后期,伊拉克为了迫使伊朗封锁波斯湾,引美军出手,利用自己的空军优势频频向伊朗油轮发起空袭。伊朗不甘示弱,几乎向波斯湾内所有航行的油轮发起水雷攻击。
在这场“袭船战”中,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量船只遗骸沉没河底,阿拉伯河近乎堵塞。
在土地上的废墟以外,战火也把人心烧成了一触即散的焦土。
两伊战争中,阿拉伯世界分裂出支持伊拉克和伊朗的两大阵营。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加深了两个阵营之间的裂痕。
举个例子,约旦政府为伊拉克站队、租借港口、运送武器、提供资金(战争期间借款约26亿美元),仅出口日用品和服装一项就给自己带来了每个月1200万美金的贸易顺差。1989年后期,约旦向伊拉克出口的货物总金额高达4.4亿美金,约占当年约旦经济总量的11%。
换言之,一旦伊拉克经济崩溃,约旦将肩负不能承受之重。
失望的约旦人将经济发展乏力归咎于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国家,如叙利亚,对这些国家产生不满。
而且,美国为萨达姆政权提供的全方位支持,非但没能如愿扶起一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傀儡政权,反而刺激了萨达姆将伊拉克建成“世界强国”的野心,于是,海湾战争爆发……
总之,两伊战争不但大大削弱了两个地区强国的实力,使阿拉伯世界力量更为分散,也为日后近30年的动乱及恐怖主义蔓延种下祸根。
6
复兴之路的伊朗遭遇空前压力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将民营企业作为带动经济的主力,政府同时保留对经济调控的能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1991年之后,伊朗年经济增长率平均在6%,平均每年创造72万个就业岗位,成功将贫困线下人口降低到总人口的7%。
到1993年,伊朗炼油工业恢复正常生产。此后,伊朗的科技、医疗、航天、国防以及重工业发展强劲,还拥有西亚最大的机械工业。《经济学人》称,伊朗在全球工业排行榜中列居第38位。
根据平均购买力计算,2010年,伊朗被评为全球第18大经济体。收入富足推动了伊朗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政府大力推进针对农村的医保项目,降低了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
并且,伊朗抓住利益切合点,积极和多个大国建立友好关系。比如,伊朗前任总统拉夫桑贾尼上任后,为解决急需投资的问题,将原来政府控制下的石油化工等产业对外资开放,吸引了大批欧洲的投资者,同时改善了伊朗与欧洲的关系。在遭制裁之前,欧洲是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
伊朗还和印度、日本、马来西亚、罗马尼亚、韩国以及瑞典展开了汽车装配、建筑材料、钢铁产业、石油及矿产勘探、海岸钻井、油气精炼、石油化学产品、仓储设施、船舶制造、原子能研究等多领域的合作。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称美国要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同年11月5日,美国对伊朗展开“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其中最要命的一项是限制任何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要知道,石油出口为伊朗创造了80%的外汇。
BBC称,制裁以来,伊朗经济大幅缩水,原油出口也出现了巨幅下跌。在2018年初,伊朗原油生产一度达到380万桶/天,制裁后下降到了110万桶/天。
面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施压和外资撤出的风险,伊朗表示绝不低头,并积极寻求支持。美国向波斯湾派遣航母战斗群后,今年5月17日,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中国,请求中方与伊方一道维护伊核协议。
同时,伊朗积极争取俄罗斯的支持。5月8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伊朗钢铁、铝、铜等行业进行制裁时,俄罗斯表示:“任何新的制裁威胁都不会阻止俄方与伊朗合法、互利的合作”。
7
美国对伊朗开火的难度有多大?
2019年5月21日,伊朗方面宣布低浓缩铀产能提升4倍。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伊朗铀浓缩技术将很快突破20%的重要关卡,从而具备初步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美国决不允许一个坐拥8100万人口和核武器的伊朗出现在自己的中东规划里,怎么办?
美国在对伊朗进行制裁和恫吓方面确实下了工夫,在波斯湾磨刀霍霍,看起来很有点要动手的架势。然而,在现有国际形势下,美国对伊朗开火有多大胜算?
如法炮制,再打一场代理人战争?
今时不同往日,雄风不再的伊拉克自顾不暇,美国在中东的最大盟友沙特和以色列也都很难成为代理人来对付伊朗。
以色列虽然坐拥精良的装备和优秀的士兵,可苦于国家太小,人口兵力都不足,很可能被拥有8100万人口的伊朗碾压;
沙特装备了美式精良武器,可是兵力受训程度有限,现在还深陷于和也门胡塞武装的巷战中难以脱身。
那么,亲自动手、直接开战?
背着巨大赤字的美国正在忙着四处“惹火”打贸易战,跟铁杆盟友闹得都不太愉快,并不具备1980年代对伊朗的压倒性优势。有人甚至说,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不仅没有解决恐怖主义问题,还几乎打空了国库,实在负担不起一场升级版的伊拉克战争。
处于高压之下的伊朗表现依然强势,5月1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向媒体表态“伊朗不惧怕美国”,尤其强调“伊朗能打赢与美国的情报战”。
布鲁金斯协会对美国政府发出警告:
一方面,如果美国再次卷入一场与伊朗的战争,难保伊朗民众不会更加仇视美国,警惕西方,从而在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当今伊朗社会的中青年大部分出生或成长于两伊战争时期,主流社会对美国的敌视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伊朗作为中东地区大国,对区域的控制能力远超远道而来的美国。美军实力独步天下不假,但若说在中东地区对美军和盟友做点什么,伊朗的实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况且,美国政府从美伊交手中得到的最大经验应是与伊朗开战非常简单,但如何体面有效地终结与伊朗的战争却很难。
在如此形势之下,美国真开火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