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留学全知道 | 很有启发!留学3.0时代,你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按语:畅谈当下留学需要具备的能力

当我们谈到留学所要具备的能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会是语言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这些在众多教育及留学出国类的文章当中,都曾有过各种层面的探讨。

然而,在留学越来越司空见惯的今天,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可以达到,并且游刃有余的,在海外,留学生对生活和自我的探索正在发生变化,早已不仅仅是“拿高分,能毕业,能交到朋友,能找到工作” 这些日常需求,中国留学已然进入到了3.0 时代。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哪些能力和素养,是海外留学生应该去培养,从而使自己的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呢?

日前,上海交大昂立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晓波,接受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ICS《海外路路通》栏目组采访,针对“当下留学应具备哪些能力” 等问题,畅谈了他的看法,并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王晓波 Roy

昂立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

哈佛商学院校友

上海市园丁奖得主

留学素养

笃信真诚的力量

Q:演讲和辩论能力是申请海外留学的加分项,也是在海外留学时需要的一种经历,拥有演讲者身份的晓波老师,您觉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坦诚来说,其实我不算是一个辩论高手,我认为我是个演讲者。

我本人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随着岁月的磨砺,讲课,以及分享,渐渐培养了演讲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演讲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它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软实力,甚至它的重要性是我觉得被很多人忽略的,低估的。

演讲是一个需要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表达形式,当你站在演讲台上时,就要站有站相,讲话时要有热情,你得有这个劲儿。它不仅是一个手法,包含了肢体语言、手势,它更是你对你讲的东西的笃信的程度。演讲时你是不是特别稳,你的语言里面有没有特别确定的东西,你眼里要有光,话里要有力量,态度要笃信真诚,这是我现在对演讲的一个认知。

我觉得辩论是多回合的,它相较于演讲来说不确定性更大,因为你事先不知道对方会讲什么,它的复杂度可能更高一点。演讲要求的精读、深度、展现力、全面性相对于辩论来说可能是更高的。而辩论,对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思维方面可能要求会更高。

Q:您有过很多高段位的演讲经历,比如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的TED演讲。这些经历给您带来什么感悟?

在我演讲的经历中,确实有一些演讲“段位”比较高的经历,比如和尼葛洛庞帝教授在北京学习力大会上的同台演讲,他是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

那时候我们住同一个酒店,早上吃完饭我们都在大堂里做准备。他非常随性的披着一件毛衣在那儿摇晃手臂,看自己的演讲稿。我那时候有点走神,并不在想自己的演讲,我在想他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且有成就的人,而我正和他同台演讲,我会觉得不仅是骄傲,而且会觉得生命非常神奇,并且那一场我自己演讲也讲得蛮好的。这次同台演讲给我的启发和触动是,像尼葛洛庞帝教授这样的人,他所拥有的格局,他是心怀天下的,并且他总是在想怎样去帮到世界上更多的人怎样去学习。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太知道什么叫学习,也不懂得学习这件事情也要学习。你的学习模型是什么,适合你的学习模型可能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过去大部分时间学习的内容并不十分有效…….尼葛洛庞帝教授谈到的,比如成功和中间的方法论,以及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这些底层操作系统和思想都非常深刻地影响了我。

TED的话我有过两次小小的经历,一次是TEDx,在华师大二附中,也是一次全英文的演讲。我觉得作为一个演讲者,用非母语去演讲是人生一个非常神奇的经历。另一次是今年我有幸被国家地理和TED合办的一个学术论坛邀请,在很多专家、出版社社长、英语教研员、学校校长面前做一个演讲,主题是The essence of teaching. 虽然是班门弄斧,但我并不怯场,因为这些是我非常真实的东西。

留学技能

学会自我管理

Q:您曾留学哈佛商学院,能否谈谈在哈佛商学院的经历给您感触最大的是什么,以及带给您的变化?

于我而言感触最大的,我说一句很俗的话就是我很幸运,有时候一闭上眼我还能想到留学时的校舍、河岸、晨跑、然后两边学院的一些场景。我处在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我就想我为何这么幸运。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所以会对有些事情更有敬畏心,你获得了很多,你要想办法交出去。所以我很俗的说一句,更多还是自己。

留学带给我的变化,是在视野上、方法论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快速学习,陡峭学习曲线,自我管理等等,这些让自己再面对复杂度很高的人事上更笃定,会觉得自己至少是见识过一些的,会更笃定。

Q:晓波老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身份,老师、青年总裁、演讲者,马拉松跑者等等,您怎样评价自己的“斜杠人生”,您觉得留学海外,如何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

去承担不同身份角色,我认为是一种不甘于现状的表现,我觉得自己可以去尝试更多可能性。其实这个切换是可以很自然的,这些林林总总的角色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做什么事就把这件事老老实实做好,不要赋予它其他意义,乐在其中就很好。

自我管理,首先我想谈一下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先做减法,时间管理本质上是生命管理、精力管理,你的时间精力去哪里了,培养自己的敏感度、专注度,这需要一些练习。在时间管理的操作之前,我还是想提醒的是,不论是留学还是日常生活,你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在我们去谈How之前要先去想Why。因为我觉得我有我的使命,我有要做的事,所以我需要把时间管理好,这一点要比你如何去做时间管理重要的多,因为操作层面的你很容易学到,它们有共性:诸如大块时间怎么用,碎片时间怎么用,如何持戒,哪些事情不要多碰,怎么样回短信微信,怎么样回邮件,开会怎么开等等,但关键是你得非常清楚地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次是情绪绪管理。情绪管理是一个放大器,它会把很多好坏都放大。而留学整体来说,是一个很辛苦的事,它是一种清修,清净的修炼,你会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呆很多时间。你会上很多课,而情绪这种东西,如郁闷、压抑,这些对留学生活的伤害会非常大。情绪管理是一个基础设施,好比你开再好的车,但高速公路不行,你开的越快,对车的伤害就会越大。情绪管理也是这样。你再聪明,但情绪管理的基础都不行,那你只是会做题,你不是真正的智慧。

Q:在您丰富的履历中,经历过不同角色转换,能否聊一聊人生压力转型下的情绪管理?

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百分之七八十的情况下情绪是比较稳定的。

我经常拿长跑做例子,作为一个有长期跑步习惯的人,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在晨跑或者夜跑的时候情绪很糟糕,他们没有力气发脾气也来不及去郁闷。这个就很好。还得创造一种机制,这个机制是比较科学、稳定地去影响你的情绪的。

我们都是人,总有起起伏伏,要允许自己情绪上的一些波动。遇到这种情况,我自己有两种体会:第一,要设立边界,糟糕的情绪就如同火柴,一个火柴虽然很小,但它可以烧毁整个森林,而你情绪失控的成本是不容小觑的。第二,要懂得复盘,比如发完脾气就后悔了,这就是复盘。有的人发完脾气他没有意识,只觉得累、郁闷,于事无补。

你会第二点,其实就能做到第一点。人其实潜移默化都会做到一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家人情绪失控比较多,是因为你潜意识上觉得这种失控是安全的,你可以会挥霍的,但是对一般人你不会这样,这可以侧面印证这个观点。

Q:您刚才提到长跑,我还了解到您每年都会参加全马赛事。能否谈谈长跑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从我个人的体悟上说,我有过敏性鼻炎,以前非常严重。可能没有鼻炎的人很难体会这种感觉,365天有两三百天是堵着的,非常难受。但长跑跑了五年后,这个事儿就没有了,这很爽。所以顺带可能有个身份叫跑者,其实长跑都是为自己。

长跑除了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还有很多意义,包括我说的情绪管理。但我现在想去弱化一下这些意义,跑步就是跑步,我更希望身边人去单纯的体验一下它。而且不单单是跑步,可以是跳舞,可以是瑜伽,可以是打坐,可以是任何类似的,持续地做对你本身带来影响的事物,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我交了这样一个朋友,我更愿意去这样想。

教学本质

爱与智慧的魔法

Related Post

Q:晓波老师在最新演讲中也提到了“the essence of teaching”,结合您的经历,喜欢教书让您回到了昂立,因为教书您也帮助许多学生走向海外名校留学。教书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教书这件事给您带来哪些启发?

我觉得教书是我一辈子之中非常笃定的事情,有这样笃定的事情是一种幸运。

我觉得学生们对我非常的宽容,因为每个人的模型都是高高低低的,他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最后他们都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去路。对于教书的过程,我觉得学生们放大了很多我的优点,极大地宽容了我的缺点,这本身也在教会我要观功念恩,要看别人的功劳,要念别人的恩情,而不是观过念怨,这人哪里做得不好,有什么过错。

我觉得教书要教得有趣,首先你要自己做有趣的人。我自己总结教书最重要的,也是最前置的条件就是,你要真诚,真诚了你就会有很多有趣的点,它是一种潜意识的沟通,它是一种有趣的、无以名状但可以感知的磁场。这个要求其实蛮高的,你自己要有能量,要压得住。你专业要强,你作为英语老师,你的演讲要OK,你语音要准,你要镇得住孩子,要比较真诚、不装,跟他们的链接就非常自然。

我想教书于我而言应是基于爱与智慧。如何把很多人觉得头疼的外语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我更乐于看到学生思想与心灵的成长。

Q:您站在讲台将近20年,作为一名“教书匠”,您觉得如何始终保持热情?

关于保持教书的热情,我曾听到过一个说法,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们古人都说“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应该燃尽自己的热情在教学这个事上,这样听上去非常伟大,但其实还蛮悲情的。

我认为做老师就应该像太阳一样,因为太阳非常有能量,所以它几乎在一段时间内不存在燃尽这一种说法。这意味着你的能量到了,不要老想着如何保持热情,这样你的下限会很高,这句话我觉得很准确。下限高就是人的状态是有起有伏的,但你要让你的起伏在一个高位,这样你进入课堂的时候,你的课就不会上得很砸。

Q:您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遍及全球,您觉得这些学生被赋予了哪些魔力?

我认为他们身上的东西并非是我赋予的,而是源于他们本身。

我喜欢说这句话是因为我的学生每次听到这句话都会特别感动,他们会告诉我,晓波老师谢谢你,是你教会我什么,但我会提醒他,是我教会你的吗?还是我帮你把这些灰尘或者盖子去掉了,让你身上原来有的东西自然显现出来了。我觉得那个瞬间,那个十秒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启发、触动、是唤醒他,这种启发、触动、唤醒而生的能量是了不起的,所以我并不觉得是我赋予了他们什么,而是孩子们有很多可能性,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东西多了,他们自己会淡忘,我们也很少去提醒他们,孩子你有很多可能性。

我觉得possibility(可能性)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词,是一个集智慧和慈悲于一身的词,它跟你人生怎样,或者你现在英语很差、数学很差这些都没关系,因为你的未来是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我希望如果我真能带给学生什么,那么就是这个。

Q:您曾获得过上海市园丁奖,这对于一名非体制内的老师并不容易,能否为我们分享下这段经历,您的教书生涯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园丁奖是我很早的经历,大概是2010年。跟我同年一起的老师现在是上海很有名的一所学校的校长,我跟他是一起领奖的,当时我没想到自己可以有这样的机会。但事实上体制外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们一样在为学生的成长不懈付出,我这个奖是代他们拿的。

教学生涯中难忘的故事非常多,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学生们时常让我非常感动。比如今年生日时,学生们送给我一段祝福视频。这些都是我过去五年八年,我教过的学生。他们在全球不同地方,有些在读大学,有些是研究生,有些甚至已经毕业,一起给我的一个生日祝福的视频。这个视频让我觉得这就是人生非常美好的瞬间,他们脸上的热情,他们眼中闪烁的光都让我十分感动,我想这大概就是the essence of teaching.

我再给您分享一个事例,我在这段时间里收到一个妈妈发给我的短信,她儿子是我很早以前的学生,后来去读了清华,现在去Berkeley念硕士,她说“当时您教的东西令我的儿子一直受益到现在”。我觉得这条消息在那个瞬间是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它会提醒我自己,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觉得园丁奖的经历只是一个奖状,关键是你作为一个园丁奖的获得者到底意味着什么。

以上采访部分来源于《海外路路通》,那接下来,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上海外语频道ICS这档金牌栏目的精彩之处。

栏目介绍

 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ICS打造的金牌海外留学节目《海外路路通》,旨在从国际化教育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的具体案例出发,结合鲜活的VCR表现形式,邀请各路国际化教育大咖(国际学校、留学申请、语言培训、背景提升等)以及留学前后服务专家,与主持人进行观点的碰撞,给出意见和方案。由点到面,节目旨在为观众剥茧抽丝,解决留学前后的一系列问题和困惑。

各大名校招生官、沪上知名国际学校校长、美国领事馆外交官、海归企业CEO、留学机构专家等业内权威人士都曾作为嘉宾参与节目录制。

图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招生办助理主任

图 | 星河湾双语学校校监 原上海中学校长

升级后的海外路路通

1. 关注留学后时代

不关心留学生回国后的节目不是好留学节目。2017年开始节目有了五分钟的《我是海归》板块,寻找不同行业中比较成功的海归分享留学心得、就业、创业经验,不但是未来想去留学家长希望能够了解和借鉴的,也是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目前上海的《海外路路通》五分钟板块《我是海归》是留学类节目第一个关注留学后时代的节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关注教育本质

正确地引导大家认识国际教育,缓解大家的焦虑。培养国际化事业的人才其实不分国际化教育和体制内教育,它本身有很多一样的底层能力建设。节目2019年开始也做了尝试,比如《新年给自己的第一个礼物:做自己情绪魔法师》、《如何成为时间管理达人》、《会玩的教育,让孩子会玩更会学》等这类的话题。

 

3. 新媒体 新时代

2.0版本的《海外路路通》虽然不再去海外拍摄大学,记录他们的生活,但是希望征集到更多海外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案例,为此我们开设了小版块《我是拍客》,征集海外学生更多的故事分享。除了同名微信、微博,ICS海外路路通,建立了节目官方的抖音和喜马拉雅,期待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海外路路通

播出频道:上海外语频道ICS

首播:周六19:30-20:00

重播:周日13:00-13:30

                 17:00-17:30

 

声明:本文为推广文案,相关服务由品牌方提供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