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犹太人天才辈出的秘诀是什么?

文/静思 坐标美国 专栏作者 育有一子

来源: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最近,Facebook 38岁华裔工程师、曾经的浙大和南加州大学的高材生跳楼自杀;今年年初,以全A成绩进入特洛伊高中(Troy High School)就读的14岁华裔女生在停车场自杀;去年年初,普林斯顿大学20岁的华裔大学生自杀。

他们都曾是光鲜的学霸、“别人家的孩子”、众人眼里的人生赢家,但最终却选择走上绝路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教育,几乎是多数国家和家庭不遗余力投入的一件事。越来越先进的教育体系、越来越科学的教养方法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成绩,这无疑是进步的一面;但不断攀升的自杀率、患抑郁症率又告诉我们孩子们看上去似乎越来越“脆弱”、“玻璃心”。

什么样的教育算好教育?仁者见仁。但好的教育在教给孩子知识与真理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先教孩子一些“小问题”。比如,我们应该如何与失败——这个人生中的常客,友好相处。

在这一点上,犹太人的教育给我们做出了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周轶君作为前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也作为一位母亲,她带着诸多好奇和疑问访问了犹太人的故土以色列。

以色列是个神奇的国度,它饱经战乱,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经受过无数战争。此外,以色列的国土2.5万平方公里,且大半国土都是贫瘠的沙漠,资源十分匮乏。然而这个人口八百多万的小国,人均GDP却达到了41614美元,略高于日本,与英法相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达国家。

以色列的繁荣,与犹太人的创业精神和优越的教育理念分不开。在这里,你能看到14岁的“全能型”小工程师:

不到17岁的CEO:

他们有着几个共同的身份标签:未成年人、创业公司创始人。而他们创立公司不是玩过家家,是实打实地研发高精尖产品,从机器人到更为便捷的酒驾测试仪:

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再到找投资商推向市场,全部都靠一群高中生完成。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群创业者并没有因为创业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他们认为创业不能替代上学,创业和学业是并存共进的。

看到这一群群脸上稚气未脱、但思考能力和行事方式及其成熟的青少年,我太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了这样的他们?

看完这部纪录片,再联想到我在美国接触到的诸多犹太家庭,我恍然大悟,以色列的创业精神早已渗透在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在用一种创业精神和思维教育下一代,我称之为“创业型”教育。

不包容失败,但包容再试一次

在以色列,96%的创业企业都会失败,把“创业”和“失败”划上约等号不算夸张。更何况,在高中时代,前方有“高考”这么个人生关卡等着自己,此时,孩子说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去创业,明摆着是一项耗时耗力且多半会失败的事,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凭心而论,我作为一位土生土长从中国学生“进化”成中国家长的人,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我绝对是投反对票的,连“训斥”孩子的台词都想好了:不要“作妖”了,是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不显眼?还是你成绩好到能够保送清北复交了?

 

但犹太妈妈们格局比我大多了。影片里,一位也在高科技行业工作的妈妈这样看待孩子的创业:

如果孩子确实喜欢创业,家长和学校都会鼓励(高中学校甚至为学生提供初创公司项目培养)因为他们认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你吸取到的经验和教训是更为重要,因为它教会了孩子如何应对失败。

为什么犹太家长们能如此“想得开”,说到底是中国的家长“败不起”。无论是“直升机”式教养、还是“铲雪车”式的教养,殊途同归,中国家长拼尽全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处处避险、一步到位;但犹太人对失败这件事有着更加积极、正面、甚至英雄色彩的定义。

在犹太人的眼中,真正的英雄不是上来就赢的那种人,而是一直失败但一直不放弃、继续勇于尝试、向前行的人。片子里,一位以色列大学的教授对失败的态度总结的很好:我们包容的不是失败,我们包容的是再次尝试。

这让我联想到这两天中国女排十连冠的好消息,媒体采访郎平教练时她说到,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努力去赢。这与犹太人的“再尝试一次”异曲同工。

其实,当我们一直教导孩子要赢、得第一的时候,不妨先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更有必要。

因为我们必须得承认,这世上的多数人终究会被生活历练成“平凡人”、“普通人”,失败是人生的常态,胜利才是漫长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如果无法教孩子正确对待失败,败掉自己的生命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像犹太家长那样告诉孩子,我们虽然不包容失败,但我们包容努力再尝试一次,失败的结局可以是输——当你彻底放弃时;也可以是吸取教训后继续move on ,直到达成所愿。而在教育孩子跌倒又爬起的过程里,我们教会他们的不仅是乐观、即便未来没有达到世俗标准的成功,也能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还有坚毅。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美国麦克阿瑟奖获得者Angela Duckworth经过多年科学研究证明:这种被称之为Grit(坚毅)的品质才是人生取得成就的关键性因素。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第一,让孩子学会重视过程的意义。

犹太妈妈和中国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着很多相似性,但最大的不同恐怕在于犹太妈妈希望孩子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去定义自己、不要因为你失败了这个结果而否定你所有曾经的努力。她们认可、欣赏孩子为之付出的过程,即便结果不如意。

让孩子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其实是在教育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掘金”,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第二,可以从体育竞技比赛中得到磨练。

 

Angela Duckworth发现,坚毅指数是可以提高的,而效果最好也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在某项课外活动中坚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我认识的一位犹太妈妈让自己的儿子坚持练习摔跤五年了,她告诉我,参加这种竞技类体育项目最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她儿子用了一年学会不在练习中被摔哭、用了两年学会不在对抗中被摔哭、用了三年才学会不在比赛失败中哭,而是收拾起难过回到练习场地继续备战下一次比赛。

培养孩子的“虎刺巴”精神

创业中处处充斥着沟通、合作,而犹太人提倡的“虎刺巴”精神是最高效的合作手段之一。犹太人对“虎刺巴”的定义是大胆、诚实、直率、直截了当地说。

咱们的话术讲求的是“话说三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在面对长辈、领导和权威时,尊敬为先、处处体现“低姿态”。这和“虎刺巴”精神决然不同。“虎刺巴”不是不礼貌、粗鲁,而是真正的对事不对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沟通。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你能否发现问题、精准表达、解决问题。

 

想起有一次去一个犹太朋友家参加party,看到她五岁的小女儿用刀叉自己切肉,我下意识说了句:“你还太小,用刀太危险,需要我帮你切么?”小女儿当时的回答是:“谢谢,我可以自己来。另外,你为什么觉得小孩子用刀是危险的?”现在想来,这就是挺典型的“虎刺巴”沟通,她没有因为你是大人就“服从”,她对于大人的反应有着思考和疑问。

 

作为家长,如果你认可“虎刺巴”精神,可以通过做以下三点来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

第一,作为家长首先不要“玻璃心”。

不因为你是家长受到孩子“顶撞”而觉得丧失了权威。在沟通层面上,对方无论年纪大小、身份何等,与你都是平等的。

第二,用字精准。

中文博大精深、但也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在沟通中才更要用词严谨、把要点讲清楚、理顺沟通的逻辑。和孩子沟通时不要觉得他还小讲得模糊、大概就行了;也不妨在沟通中和他们讲一些大词、难词,并询问他们是否理解,如果不理解,即时做出解释。

 

总之,把孩子当成你的工作伙伴、朋友那样去沟通,让他们知道提问是随时被允许的,孩子未来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和这个社会沟通。

第三,不抗拒争吵。

 

既然“虎刺巴”的主要出发点是解决问题而非针对个人,理解了这层含义,我们就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争吵——“争”不是为了一较高低、而是解决问题、“吵”不是为了比嗓门,而是“论”,有理有据。

相对约束里给绝对自由

喜欢创业的人,内心追求的也是一份自由,小到通勤自由、大到财富自由。孩子的成长也一样,在“创业型”教养方式里,也要给足孩子自由。

 

在《他乡的童年》里采访了一位以色列著名教育家,周轶君好奇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他的孩子从有记忆时,就可以自主选择睡觉的时间,无论是晚上七点、还是凌晨一点;对于电子设备,除了不能在睡觉时把手机等设备带入卧室这一条规定外,使用时长没有限制。

周轶君也是典型的中国老母亲,对这样的宽松“制度”提出了疑问:孩子不会睡眠不足么?他们不会一直玩iPad么?

这位教育家是这么解释的:家长的责任是让孩子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管理孩子。

事实证明,这种自由是有效的,他的儿子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并没有 “沉沦”在电子产品里,因为父母给了自由,反而让他有了自控的能力。

真是太像我认识的犹太家长了!我认识的犹太家长们,可以接受青春期的儿子吃素(虽然家长自己食荤),但不接受孩子在家里宴请客人时不打招呼、不和大家聊天;可以接受五岁的孩子不上兴趣班,但不接受他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弟弟。

划条底线、在底线范围内给足孩子自由,这是很多犹太家长秉持的育儿观。我把这称之为“相对约束里给绝对自由”。而这种充足的自由并非偷懒放养,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效能能力。

自我效能是一项关键的心理特质,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认为,具有这种心理特质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组织和执行行动,能够处理潜在的状况”,这也是成年人所该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就像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长Julie Lythcott-Haims在《How to Raise an Adult》一书里提到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每天上下学接送孩子、寸步不离地紧跟他们,而是需要教会孩子在城市环境下巧妙生活的技巧,例如,告诉孩子与朋友同行,而不是独自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从众多陌生人中识别坏人的方法。

 

孩子要知道自己如何识别和对付坏人,这是自我效能,而不是身边永远带着一位家长。

中国家长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等你长大成人了我就不管你了”。可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在18岁生日时,吹灭蜡烛后魔术般地获得自我效能。童年应该是训练场,父母帮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离事事代劳、或者通过手机遥控指挥,而是闪到一边,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乡的童年》里,对以色列教育的解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犹太家庭教育的成功,对他们而言,育儿这件事不是对“术”的训练(比如怎么陪做作业)、更是“道”的搭建(比如“虎巴刺”精神的培养)。而这才是养育下一代的正确解锁方式。

相关阅读:

◈  信奉快乐教育的父母,怕不怕孩子将来怨你?

◈  北美亚裔“拼娃”: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和教育价值观大战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