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化儿童的特点

8174cb1eb47eaf52ddaf1eabd8d2998a.gif4479e4a84be11163b44209922be52543.jpeg

正常化”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蒙台梭利博士通过观察、研究儿童发现,儿童通过专注的工作活动,满足了自己内心某些伟大的发展需求,使自己达到了一个心理统合的新状态,也就是“正常化状态”。

“‘正常化’儿童是人的理想对象,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就是把儿童的人格经过练习后,限制在自然定律的一定范围内。首先,为了儿童以后生活的方便,其次,保证宇宙运行时和谐简约。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莫过于运用工作,使儿童通过“自发的集中工作”,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换言之,一旦能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创造准备好的环境,使他们能自发地集中工作,那么,儿童将走向正常化。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 “正常化”儿童是能够正常投入工作的儿童。“正常化”的儿童究竟是怎样的儿童呢?下面以史坦丁所著的《蒙台梭利的生平与事迹》一书为中心,并参照蒙台梭利著作及奥斯瓦尔德的《儿童观》等书加以说明。

(一)具备旺盛的自发性活动力

身体和精神都是通过活动而发展,“正常化”儿童拥有旺盛的自发性活动力。就儿童而言,自发性的活动才是推动其身体及精神成长的原动力。不具备自发性活动力或缺乏自己想尝试的意愿的儿童,都不能获得进步,而正常化的儿童则具备这种旺盛的活动力。

(二)喜爱反复操作

喜爱反复操作是正常化儿童的特征。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不同,儿童完成工作不是目的,工作本身才是目的,他们通过反复工作来发展自己。

蒙台梭利博士曾发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十分热衷于插座圆柱体组的工作,反复操作达四十二次,才停止工作,并心满意足地站起来,脸上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这说明,孩子和成人不同,孩子喜爱反复操作,并通过这种反复操作发展自己。

(三)通过工作,儿童由脱离常轨走向正常化

“正常化”的儿童有惊人的集中力,无论周围如何混乱,他们仍会一如往常地持续工作。那些脱离常轨的儿童,也会受正常化儿童的影响,自己操作教具,集中精神沉浸于工作之中。也就是说,只要集中精力进行工作并反复操作,那些脱离常轨的儿童也可以逐渐走向正常化。

(四)爱好秩序

“正常化”的儿童爱秩序。史坦丁认为,“正常化的儿童具有依恋环境及保持环境内秩序的欲望。爱好秩序是儿童智能开始发展的证明……儿童的智能发展可以说是对他周围的环境加以秩序化。”

(五)爱好工作甚于游戏

“正常化”的儿童爱好工作的程度甚于游戏。儿童本性好动,然而一旦走向正常化,就不喜欢单纯的游戏或毫无目的的活动,而喜欢类似成人所做的真正的工作。

(六)喜欢安静

一般人认为,儿童喜欢吵闹、喧哗,但是“正常化”的儿童喜欢运动的同时,也喜欢安静,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独立地工作或劳动,独立地阅读或思考,也喜欢在安静的氛围中进行工作。

(七)求知欲旺盛

“正常化”的儿童不仅对阅读、书写、计算等有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对自然及社会也充满了旺盛的求知欲。

END

e417f538e56d398f50f1d3698e9bce41.gif

视频分享:语言的敏感期

口齿不清的孩子,可以这样做

什么是“秩序”

隔代养育界线在哪里?

b5e2d782bd9ae68421e8a19c51955732.jpeg

68ff8b91332dadb84397876c58a14dbf.jpeg

咨询热线:18403436916 1863599860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