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难得!在野外奔跑了30年的人与“城市宅”都有什么不同?


无论离开多远,

山野都在呼唤你的归来; 


不管入世多深,

血液总流淌着沸腾的自由;

所有年龄的人都有同一种渴望:

亲近启发我们无穷智慧的自然,

倾听与我们同在山林中漫步的生灵。 

国家地理旅行带着大朋友和小朋友对自然的渴望,特别邀请到国家地理极致中国探享家、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老师,于本周三(5月15日)的晚上为众多热爱自然和摄影的朋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

受邀进行这次讲座的奚志农老师当时仍身在山林之中,特别于野外找到了一块儿有网络信号的地方,从远隔千里之外的纯真自然里,为我们进行了智慧和经验的分享。

6c916be0990ab0c51cc96399e75e15c7.gif

摄影:奚志农

为了让那些没能参加分享的朋友们也可以领略奚志农老师30多年亲近自然的经验之谈,小编特别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希望能在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走进自然、拍摄自然、爱护自然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1bcbe2ed5d1084ba7ed1382a0faeb5c5.jpeg

摄影:奚志农

5月15日下午,奚志农老师一行进入高黎贡山北段时拍摄的山峦风光。

山野智慧的“传功人”

57037f605c72c9d6ea7ada0a1e2227af.jpeg

大家好,我刚刚赶到一个有信号的地方。我现在在高黎贡山保护区的北段,怒江管理局泸水分局的所在地。

bf63f16fca845fe0309df3fc879b3c58.jpeg

摄影:奚志农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们今天下午进山的时候拍的。下面这张是刚才找的一个有直播信号的地方,其中近景的这个就是铁杉树。

f84175edc6df549dbc66cf749ee41415.jpeg

摄影:奚志农

我特别高兴,有这样的一次机会,用国家地理的平台和全国那么多的朋友们来分享。我想这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这样的意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到自然当中去。而在座的很多家长和孩子们事实上也已经有过很多次去自然中旅行的经验了。那古人说得好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特别到了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行路”甚至比“读书”还更重要。

那我自己呢,也是用了30多年的时间在追寻中国的野生动物,在自然当中一直不断的去学习。所以,我自己也可以说就是一个“行路”的例子吧。我从自然当中摸索学习,懂得了怎么和自然相处;同时呢,也一次一次的被自然所震撼。

dcb9172720fef2efae858e097677fe8c.jpeg

摄影:孙晓东

主办方给了我一些群里朋友们提出的问题,我觉着呐,就先说说培养孩子们保护自然的意识、思想,还有如何与自然相处吧。

山野与孩子们

如今,保护自然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所以呢,我也特别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够找到一种特别好的和自然相处的方式。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到自然当中去,应该能做到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所以我也常常跟很多孩子们讲,哪怕你不要到像我这么遥远的地方,就是在你家的小区,在你这个城市的周边,你只要放慢脚步,俯下身去,就能看到惊喜,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537690504ce56618780b838713b959bc.jpeg

摄影:奚志农。

层峦叠嶂、云蒸霞蔚的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是比较僵化,而且也没有机会让孩子们到野外去充分体会。那我想,到了今天这种到自然中旅行的渠道开始多起来了,一方面有的学校有了这样的意识,最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开始主动让孩子接触自然。所以在这里,我也特别要和家长们说一声谢谢。因为有你们这样的眼光和支持,孩子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宽广。

关于到自然中旅行、学习这样的项目,这些年出现很多。对于家长和孩子们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入自然的选择吧。但是,可能还是得先多做一些评估和考察,看看这个机构靠不靠谱。

蹲守拍摄与野外露营

关于蹲守呢,我想表达这样一种家长和孩子们可能需要避免的状况。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建了鸟塘,使得拍摄鸟类非常的容易。我本人和“野性中国”的观点是不提倡、不支持。过去是这样认为,现在还是这样。我也特别希望,家长和孩子们不要那么的随大流。因为你在那样的一种氛围里拍到的场景、背景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一只鸟出来,叼着面包虫,可能十几台20台相机的快门同时都在击发。这样的东西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这样的地方,因为完全都是雷同的,完全都是一样的,还不如你家小区或后院能展现给你的自然来的丰富多彩。

0f5a6c1a38bbd722810134cbf13c404a.jpeg

摄影:奚志农

高黎贡山典型的铁杉群落。

野外露宿要注意什么?现在,因为中国还没有像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那么好的基础设施,比如房车的营地,帐篷的营地等等。我觉着要露营的话,在夏天你肯定要避开河滩和沙洲,要是突然涨水那就非常的危险,哪怕是在河边你都要小心。还有一些地质不稳定的、山体可能滑坡上面会有落石的这样的地点,你都要特别注意。

另外,大家也大可不必担心有没有猛兽来袭击。因为在中国所谓的猛兽,它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人类,它嗅到你的气息,听到你的动静就远远的绕开了,通常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在20多年前在追寻滇金丝猴的年代,在夜里的帐篷里面醒来,就听到狼的嚎叫。当时我们想:不错啊,这片森林还挺健康的,还有食肉动物。等早晨起来就看到狼的粪便在帐篷周围,说原来它们还光顾了一下,来看看我们睡得好不好。

84b4edb877de71d706c1a512dd5aa9c6.jpeg

滇金丝猴, 摄影:奚志农 

所以猛兽袭击,我认为这样的几率是微乎其微吧,但是一些有毒的昆虫啊,毒蛇的,这是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的,一定要注意!我在当年那是打着绑腿啊,因为担心蚂蟥通过你的裤腿爬进来。那到了现在呢,户外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所以事实上,我当年遇到的一些状况也是能够避免的。

机缘与文化的根

现在看到一个问题:我是因为什么机缘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像我从小成长的环境呢,是离自然非常的近,我想那个时候中国的绝大多数乡村都是非常美好的——水是清的,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溪里面有鱼,有泥鳅,林子里面有哺乳动物,有很多的鸟类。我相信啊,因为中国的乡村千百年来形成这样的一个格局,都是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每一个乡村都有每个乡村的特点。

而且,每一个乡村都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选择自己的物产、材料。所以呢,我们这个高黎贡山的傈僳族,他们的房屋叫千脚屋,也是一个杆栏式的建筑,下面是的通风的。那大家可能熟悉的西双版纳的竹楼也是这样,下面是的通风的,这样的话夏天就不热。那北京的四合院儿就要考虑冬天的保暖;我们大理的这个“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就要考虑冬春季节的风;还有陕西的窑洞……那每一种少数民族的建筑形式,都是和他的这个地方的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f0a75f74642aabd562d14825ff845f9c.jpeg

摄影:奚志农

可能讲的稍微远了一点……但我也常常讲这样一句话,就是说:生物多样性,是一切多样性的源泉。我也想请大家好好的想一下这句话——我们的气候不一样,我们的物产不一样,那我们的这个建筑也就不一样,我们的饮食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文化也不一样,语言也不一样,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

像我童年的成长环境,就是在这样一种美丽的小城长大,所以对我来说天空就应该是这个颜色,河里面就应该有鱼,河水就应该是清的。但到了今天,我们完全不是这样的,特别城里的孩子所看到的。所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一旦他到了真正的野外,看到银河,他都惊呆了!

8411c37221c0f28127659b03aa5f1a55.jpeg

摄影:奚志农

3700米的箭竹林下,报春开始绽放。

我想可能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是啊,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如此,但是呢,我们为经济发展的这个代价是多么惨重,最不需要花钱买的空气、阳光和水,现在都得花钱。很多大城市,空气净化器都成了标配,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也特别希望从现在的孩子开始,能对自然产生感情,与自然产生连接。到他们长大的那一天,他们有这样的一种能力去做一些改变的时候,我希望他们能做一些好的改变,这可能是我的一个梦想吧。

5fd2a6aa93056552d5e9ec2205fbedc0.jpeg

摄影:奚志农

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的,从一个淳朴的对自然充满感情的孩子,成为了一个野外摄影师。所以说到机缘的问题,那是在1983年的时候,我参与了一个电影拍摄,第一次知道了摄影师是怎么回事,拍电影是怎么回事。但又实在忍受不了摄制组去把鸟儿抓起来拍,或者去拍一个黑颈鹤的标本。

所以,我自己就立志要学会摄影,而在学会之后我要拍自由飞翔的鸟儿。这就是我当年开始往野生动物摄影师方面成长的一个机缘吧,所以也特别感谢那样的一次机缘巧合。

角色与野外历险

关于我在野外拍摄中的角色,我想说,其实我永远都是一个自然的记录者、观察者,自然的崇拜者。我想我们人本身就是大自然当中的一份子,很多时候,恐怕我是希望在自然当中就消失掉,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被我的拍摄对象察觉、看到。这样的话,我才能记录下自然当中最美妙的那个瞬间,野生动物最放松的时刻。

关于惊险时刻这个问题,可能是这么多年以来很多朋友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早年的时候还问你们碰到猛兽怎么样啊?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其实呢,还是对自然的不了解吧。特别是城里面的家长,他们都觉得,哎呀,你们大自然当中是多么的可怕,没有房子,没有抽水马桶,没有舒适的一个待的地方,更没有空调,你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活呀!

7eb788db94d66949c68af23e08094bd7.jpeg

摄影:奚志农

作为一个野外工作者,你到了自然当中去的时候人的适应性就出现了。我想大家在城市里面,有的朋友可能每天都要洗澡都成了习惯了。所以我也想请朋友们猜一猜我在野外最长不洗澡的时间是多久?大家可以使劲猜!

可能很多人也猜不出来吧。我在野外海拔4300米的地方,因为那个下去200米左右出水地方的水呢,就只够大家喝的,所以我自己的经历是三个月吧(没有洗澡)。

这就是野外,我就忍。所以在野外当中、在极端条件之下的一种适应性就被锻炼出来了。

世代积累的山野智慧

我们在中国那么不一样的广阔的地域中,我刚才讲嘛: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文化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各个地方的原住民,他们在自然当中的生活,他们的智慧是非常令人惊叹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他们,在自然当中的智慧也是靠世世代代总结和积累起来的。所以我刚才讲到傈僳族的千脚屋,傣族的竹楼,这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坡地的地形最后形成的这样一种最适合的建筑形式和居住方式。这就是人在自然当中的智慧。

从这个角度出发,环境的保护也应当从让当地人为自己家乡的土地感到自豪开始。习近平主席不也说嘛,要记得住乡愁。但我自己觉得这太难了。我们曾经美丽的乡村如今都变成大一统的了,每间房子都长得一样。过去祖屋的位置、朝向,都是有一定的规矩,那个香火是延续了多少世代的,在里面有祖宗的牌位,有一袋一袋的农具、工具传承下来,但是现在我们都要统一。

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个村子正在改变模样,这就是很遗憾的(破坏文化多样性的)事情。

d61fa5bbaaf6bae7bc16c06eec1fe563.jpeg

摄影:奚志农

大家可以看这个逐渐改变的村子。原先这个千百年来和这个区域相适应的村子,现在只能看到红色的顶,白色的墙,是多么的刺眼呢。

所以,在这样一种高速发展,各级政府都要政绩的这么一个巨变的时代,怎样才能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怎样才能保护自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a8891ac902b008b1784b2d5b3c531ac9.jpeg

摄影:奚志农

作为一个在中国的自然环境当中追寻了30多年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我确实有太多的感受,短短的45分钟也只能分享一丁点儿。

但是我想特别再强调一下,在这样的一种时代,怎样才能留住我们的乡愁?我相信在今天的听众朋友里面,可能也有我们政府部门的朋友,那你们一些政策的制定,一些项目的实施,是不是能够尽可能的考虑把我们的古老传统和文化得以保留。这是需要靠智慧的,而不是靠一个大跃进的方式。

e27c292b33da77c6dd6f4282a28f9e2e.jpeg

1990年在高黎贡山的北段进入独龙江的峡谷,我在这个峡谷里面工作了三个月。

哎呀,时间过得飞快,45分钟不知不觉就过了。我在此也特别感谢现在守在手机之前的这么多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对自然的关注,谢谢你们对中国野生动物的关注。

fb59855342cb26015caa51c8951d228e.jpeg

我们的分享时间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奚志农老师在野外还辛苦的找信号给我们带来智慧的分享。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怎样保护自然,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而从成人到孩子,都应该先深入自然,在与自然产生连接,在真正了解自然之后再去思考这个问题。


答案,或许就藏在山野之中!

4804a9a4ad30278b7929ab38f0a0859c.pngb3987764f4a054b4be961b898e5f26c3.jpeg

d466ea1efc183296111609f54a671726.jpeg

9c155fd2545f55df88833c75d395e010.jpeg

d265ff7bc44fc617d149bdc484ecefaa.png

d265ff7bc44fc617d149bdc484ecefaa.pngb2eb1ab381f6993ffe44d25982e9c214.jpeg

2ca2d697a1397e49c44067671eb70979.jpegd48d8a0806c3ac53e8895ca36deef5b6.jpeg

d265ff7bc44fc617d149bdc484ecefaa.png

点击 阅读原文,国家地理旅行亲近自然的学生产品等着你去发现!

热门视频

c133599c3b7a6bd3464c2f3f25d567cf.gif

过节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我实名想过节!

6ba12db71ca4a0e9939bf14a6b051bfb.gifaab903e7125e914413fae01202967796.jpegc133599c3b7a6bd3464c2f3f25d567cf.gif

为什么对南极很难做到“不吹不黑”?

6ba12db71ca4a0e9939bf14a6b051bfb.gif8d163e9654c5ee9e545b9862311b12bd.jpegc133599c3b7a6bd3464c2f3f25d567cf.gif

英雄难免逝去,圣火永燃不息!

6ba12db71ca4a0e9939bf14a6b051bfb.gif3eeabd5591ba65ba69a3b3348eb11c39.png

合作、转载请联系

ngcinfo@natgeo.com.cn

ebbaf9bf6e5f6cc100f0560446b33618.jpeg

国家地理合股企业(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  LLC,简称NGP)是国家地理学会和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合资企业。以探险和探知世界为核心发展理念,致力于通过卓越的媒体组合,在全球传播优质的科普内容。131年来,国家地理始终以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作为核心目标;现在,国家地理将致力于为消费者不断开拓、更加深入,以及突破边界而努力。国家地理每月通过43种语言,传播遍布全球172个国家,内容触及数百万人。与此同时,NGP每年会将收益的27%回馈给非营利组织——国家地理学会,用于支持其科研、探险、保育和教育等工作。更多信息请访问natgeotv.com 或 nationalgeographic.com。

edc8573488b1f1c53002686c64d86299.jpeg0c3b8c872d726c6fe2ba00daab5a90f0.gif4b8fd5a865fb55fcb85b030baef285e4.jpeg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家地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