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本科生做科研的几点心得

随着优品已经或即将步入大学的娃越来越多,我们也会奉献越来越多给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参考资料。毕竟,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学习,也对所有的初高中小留学生有帮助。

 

这篇文章由Heidi姐姐在5年前所作。那时她还是未经世事初出象牙塔的小pi孩一枚,写下这篇文章的一个月之后她从大学毕业、两个月之后她就卷铺盖(睡袋)去走科罗拉多步道了

所以大家对文中建议请保持谨慎(毕竟作者没那么靠谱),“反洗脑”从我做起。

 

 

今天下午Research Fair结束后,我卷起Poster走回实验室,至此结束了我大学历经三年的研究生活。

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学期内做过本校的两个Lab,暑假时间在哥大和北师大做过两次实习,掐指一算,摸爬滚打过四个lab。

 

我做了3年实验,其中在本校做过两个。第一个,是我们学校的Depression Lab (抑郁症实验室), 教授在我进去的时候刚拿到了一个200万美金的grant, 风生水起地做起了一个预计时间为5年的实验。

 

但是当时只有大二的我,抱着对科研憧憬的心情,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实验里所有的步骤都不能由本科生接手,除了把数据输入电脑、输入电脑、和输入电脑之外,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

 

被当成劳工的我,做了半个学期之后的寒假,给心理系里的三个教授写了邮件,询问我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 注:去系网站上检索教授,直接写邮件询问问题,甚至预约面谈,都是大学教授鼓励的交流方式。]

 

这三个教授之中,Dr.Kurtz教授给我回信里说:”I usually invite top performers in my Cognition class to apply for a position in my lab.  You are on my list, so congratulations and consider yourself invited!  Generally speaking, my lab is one of the ones that involves undergrad RAs in intellectual work.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 below.” 后来我才知道,当年我拿了他大课里全班第二。

 

这个Dr. Kurtz成了我心理学生涯里最重要的人物。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了独立的项目,从课题生成,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样本采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改造实验,各个步骤都是在他的监督下我和我的partner独立完成的。

 

这样的教授很少很少,因为大多数人只愿意把重要的东西交给研究生和博士生去做,而只让本科生打杂工。所以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此文也可能受了影响,而有些偏见。也许本科生的科研并不是那么有趣。

 

但谁知道呢,任何一个经验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尝试了,才有资格说:我懂得。

 

本科生科研的特点

Traits of Undergrad Research

 

如果你学的是以下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化,人类学,地质学,地理,心理,经济,甚至是历史和政治,你都有可能会涉及到research, 在此暂且翻译为“研究”或者“科研”。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千差万别,但中心思想却殊途同归。简而言之,就是要用靠谱的实验方法,测试靠谱的物质或人群,得到靠谱的数据,做出靠谱的结论。

 

所有的科研都存在误差(error)。即使一切都很完美,还有一个叫做“chance”的东西永远无法避免。所以,这个“靠谱”是相对的。有强迫症的孩子们要接受科研“不完美”的性质,学会优化,学会妥协。实验室与真实的世界大相径庭,若是拿真实世界的标尺来衡量科研,那么永远无法下手做任何事情。

 

科研和其他的职业一样,都有赚钱的方法手段。“Publish or perish.” 发表论文或是灭亡。本科生做科研的一大好处是名利心相对少、科研的动机相对纯洁,例如我要进入XX Ph.D Program,例如我要好的推荐信,等等。

 

科研不适合所有人——有一部分人群的确是为科研而生:他们好学,勤奋,而且耐心,甘于“耗”,有钻研心和突破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研究的东西感兴趣。很多人会说“我对研究神经学感兴趣” “我对研究睡眠干兴趣” “我想了解记忆是怎么工作的”等等,但真正的科研课题往往是:睡眠剥夺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内分泌的影响。是一个很小,很专,很精,specific到不能再specific的东西。

 

毕竟,本科生的心智相对不成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就认为自己不能做科研。所以到了最后,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对科研没有兴趣,其实是自己对科研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理性认识而已。

 

我觉得任何大学都应该鼓励本科生提早做科研,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实验室是什么样的,自己该不该从事学术的道路,好提早投入或是提早抽身。

 

以下浅谈几点,不多做解释,都是个人经验,只望与大家分享。

 

Advice #1

“快”不一定胜“慢”

但“早”一定胜“晚”

 

有很多人以为科研是属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事情,大错特错!

 

我见过无数悲惨的例子,例如博士生历经千辛万苦混进了lab, 才恍然明了科研原来是如此如此无聊和缓慢,于是怀着遗憾和后悔离开。

又如很多人以为自己对XYZ感兴趣,或觉得ABC有“前景”,一跟了老板就发现兴致全无,痛苦地结束漫长的5-6年硕博连读生活。

Related Post

还有跟自己处得很好的哥们,不喜欢实验室的气氛,炒了老板,飞到阿根廷去当农民。我跟老板接手的这个关于创造力的项目,就是从一个读了三年博但最后又转行去了Peace Corps的前辈那里接的。

 

科研并不适合所有人。仅为了拿一个文凭,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非常痛苦。如果你说你不喜欢你的工作,但是拿很高很高的薪水,我觉得无可厚非;但科研有时候意味着很微薄的工资,有些项目甚至还要自己贴钱,再加上万一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实在不能更糟糕了。

 

所以说,本科的孩纸们早早的意识到这点,先试试水深,了解下科研界的规范和风气,跟导师做交流,乃至有自己的项目,都是上上策。

 

如果你发现自己适合这条路,那么,恭喜你,你提前领略了它的魅力,而且已经比大多数人超前很多了;如果是你不想要的,没关系,你已经获得了很宝贵的经验,而且你的将来会少绕弯路。

 

许多本科生对科研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感觉,这时候就要全面考量。有可能是做的方向不对,有可能是跟的导师不好,有可能是带你的研究生不靠谱。

 

但是!作为本科生,你还有另一个绝佳方案——换实验室!做夏天的实习!同时做几个实验室!因为你是本科生,所以没有绑死在一棵树上。何乐而不为呢。

 

有关于“快”和“慢”的讨论,我想看此文的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会有体会。科研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四个字:水到渠成,做学术这行重在积累。想要心急地求结果,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有时候你要花3年读300篇论文,才能迸发一个博士答辩的论题。有时候你要机械重复实验3000遍,才能盼来想要的结果。有时候你耗了30年的东西在一夜化为泡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年前Binghamton发洪水,心理楼science IV的底楼被淹,我认识的一个教授几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想要quick results? 也许你更适合企业和公司。对自己职业规划不知从何下手的同学,可以去做些专业的职业测试, 网络上不能找到这些试题,必须向相关部门购买,或者去专业人士那里测试。

 

为了锻炼大家的研究能力,我就把信息给到这里了。

 

Advice #2

“智慧”重要,“聪明”重要

但“意识”更重要

 

这条很主观,是大学四年在学术/科研/实习/社团/工作五大板块之间互相找平衡,继而得出的结果。Awareness, or consciousness, is crucial.

 

我觉得聪明和智慧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有些人看似很“笨”,其实智慧无穷。而awareness, 则是智慧的一种,暂且把它叫做“顿悟”吧。

 

“顿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一定要基于实践,基于经验。我这几年不算坎坷,看似一帆风顺,而实际上,我给自己的人生变了好几个调调,重新整顿,改头换面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基于这种awareness。

 

科研也是如此,要有一颗谦卑的心,要善于反思和领悟。走错路了并不可怕,一错再错才是可怕的。有时候打翻了重来,才是正道。想完全不绕任何弯路是不可能的。

 

Advice #3

“没有失败”不等于“成功”

这反而可能是没有做够尝试的表现

 

人生基本上都可以被这条概括了。

做实验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心里祈祷一千万次不要出错吗?不是烧香拜佛地期待实验结果和预想中的一样吗?不是任何失败的征兆都是让人伤心的吗?

的确,这些想法我今天都还有。但我经历了无数次对自己实验的改订,重组,再定位之后,依然非常地感谢之前莽撞的尝试和那些赤裸裸的失败。

没有它们,就没有在毕业之前的两张poster和一张publication了。

[最后不忘秀一把,当时真是年轻气盛啊。]

大一 – 毕业

时光是把杀猪刀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