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无时差 | 我来美国,不是为了得F,被diss,得抑郁症的……

c5dec8f4f273b13b9f953491228bed9c.jpeg

一直都怀着走进心理学领域的梦想,终于愿望成真。我在2011年留学申请成功,顺利成为美国长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social work) 的研究生。

出乎自己的预料,我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在我连对专业的热情和对新环境的兴奋感还未褪去的时候,我开始出现各种无法按时完成论文的情况。

紧接着,意外状况一个接一个的发生——论文完成不了,学习压力增大,社交机会减少,不断出现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怀疑自己的留学选择是否有意义的想法,甚至开始出现不回复朋友的信息和电话,宅在宿舍里不去吃饭的情况……

直到某天,当我逼着自己坐在电脑前,却发觉自己冷汗直冒,对写论文这件事产生恐惧和反胃的感觉,甚至害怕到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双手放在键盘上去打字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出问题了。

a8971cd3be214a63eafcd9a431e4bd33.jpeg

到今天,3年的求学,4年的私立高中任教,1年的职业转型,8年的心理咨询求助经历,我在这留美的8年之间,曾无数次的反思自己在这条道路上每一个起点,和每一个转折处出现过的困境,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境。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下一次人生转折点上,达到有效”避雷“。幸运的是,这些反思也让我的工作有迹可循,让我在与自己的学生们相处时,能够运用切身的经验来提供引导与分享。

我们从最显而易见的学业困境开始吧。

反思中,我概括了三个导致自己出现论文写作障碍和学业压力的原因:

第一

不了解自己选择的的专业;

专业需求能力与自身能力不匹配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结合了政治,历史,社会,心理学的纯人文专业。要修好这门专业,需要有强悍的英文写作阅读能力不说,对美国文化,以及美国历史背景的了解更是必备的基础知识。一个小小的词汇概念,由于文化的不同,就会造成理解的差错。

我们用社会工作专业中一个最中心最基本的概念来举例子—福利政策。到底什么是福利政策?美国的福利政策是针对什么人群设置的?谁是福利政策的最终受益者?美国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对福利制度的看法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课本里几句概述能够陈数的清楚的,更多的,来自于学习者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了解,来自于生活的积累,更来源于对美国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熟悉程度。

记得有一次老师给的论文题目是,“请比较历史上某三位美国总统的福利制度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分析这些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推进作用或者负面影响”。对于我这位中国门外汉,别说比较什么广度和深度了,光是为了先熟悉每一个美国总统都颁布了什么样的社会福利政策,我就在学校小山丘的小教堂里就熬了整整一夜。(图书馆都熄灯了……)

我忘记了我是怎么交上去的这篇论文,但是那种不知所措到快要崩溃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心理后遗症。一是根本不理解这些福利政策,二是就算学懂了一点也觉得英语水平有限,导致我无法在论文里表达任何深刻的分析和想法。

作为从小到大都是写作和分析高手的我,因为语言的置换和文化背景的陌生,这一篇论文,就卡得我根本动弹不得。

后来和自己学生每每谈到升学的话题,总是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忽视选择专业,和花时间了解这个专业的重要性。一定要想方设法了解这个专业到底讲的是什么,自己的英文水平是否能够适应这个专业的要求,这个专业和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前景与理想是否一致。

没有经过这样的思考,没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在无法转学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在学业的压力下面迷失自己,丧失动力,产生更种各样的心理危机。

第二

不了解美国教育对时间管理能力的要求

在大学里,每门课程这一学期老师要讲什么、课题、书目、每周阅读计划、作业的内容与上交日期等等信息,其实在开学第一周的课上就会以Syllasbus (教学大纲)的形式全部发给学生们。这是美国教育体系里每一个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和课件资料,从初中到研究生,从公立到私立学校,无一例外。

这里的教学大纲可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空话,套话。这份教学大纲,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们,可是如同“生存宝典”一般的存在。

Syllabus的存在是为了方便学生们有计划有安排地适应学习节奏。在学期刚开始的一到两周的时间里,如果你查看教学大纲会发现除了读书,表面看起来没有哪门课需要我们上交作业,这似乎给了学生很多空闲时间。事实上,在这写“空闲时间“里,学生需要去安排时间提前准备课业和学校的生活。比如熟悉和学习老师们的课程安排,买书 (有时候为了省钱网购买书就要好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结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去安排自己完成作业的步骤,熟悉校园里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安排课余生活,熟悉校园的支持系统(如留学生办公室以及其服务,或者针对各国留学生写作困难的写作中心,以及更种丰富课余提升个人魅力的学生组织和社团,等等。)一般第三周开始,各种大大小小的作业就接踵而至。常常是等到反应过来,已经手忙脚乱的来不及写了……

美国的绝大部分论文作业从来都不是能临时抱佛脚的。从高中阶段开始,各种分析型、研究性的论文就被加入到学生日常的作业中。加上美国严格谨慎的学术环境,从网上已有的文章里抄一抄,拼凑一下就上交的可能性也很稀少。要求上交的论文一般都是电子版,要通过学校系统里预先设定好的预防抄袭的网页进行上交,如果学生想要省事从网上找一段什么文字放进自己的文章,就会被发现,并给予警告和零分。

值得自己面壁思过的是,即使是经历过高考,我在来美之前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按部就班的时间安排习惯,所以第一年的学习非常被动。常常出现明天这个作业要交,今天晚上才开始手忙脚乱的花大半个晚上研究网上的这个交作业的系统到底如何使用的情况。

上文提到的写福利政策论文的窘迫状况,若是我当时做到提前认真安排、并且做出步骤性的计划去学习和琢磨,便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第三

不承认自己不完美,不懂得求助

心理精神病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之一。第一个论文来了,题目是“选一种你感兴趣的严重的精神疾病,结合上课和阅读的资料,分析它的病理知识以及诊疗方式,并比较两种或以上诊疗方式的相似与不同”。

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心里就沉重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怎么写?我看着自己记着一本子的满满的英文疾病名称发呆,还病理,还诊疗方式,我连这些病名称都还没有记全呢!

在有了这样的初步的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后,我开始了无限的拖延和逃避。直到要上交的前两天、我鼓足勇气开始找资料准备开工的时候,才认识到这的确是一个我真的无论如何也不知如何下笔的论文题目。

到了要交作业的那天,我不得已给教授发了邮件说明了我的难处,并提出希望能得到延期的请求。

第二天,我收到老师回复的邮件,她让我去她办公室一趟。

这位教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教授,讲课逻辑清晰,语言犀利,能够把复杂的心理症状判断标准表达的生动活泼。她40多岁上下,个头很高,西班牙裔美国人,头发总是干练光洁的扎一条低低的马尾在脑后,上课下课都风风火火的拉着自己的教学小皮箱。

我走近她小小的办公室。她示意我坐在她对面的小沙发上,递给我一张A4纸。

纸上是一个不羁的大大的红色字母F。我吓了一跳,心脏开始狂跳起来。

她转过来丝毫没有严厉的样子,反而满眼充满着担忧,她微皱眉头告诉我:“Lu, 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这次作业给你一个F……”

因为好几周积攒的焦虑不安和这一刻的惊讶,我刚听到老师说到这,眼泪就开始大股大股的往外窜了。她丝毫不惊讶与我的失望和惭愧,给我递了纸巾继续往下说:

“我知道你是很想拿到好成绩的学生,你平常上课的神态和样子我记忆非常深刻。但是为什么你明知道自己写不出来这篇论文、却没有早点要求延期?也没有来找我做一些预备工作?为什么没有去求助学校里专门给国际学生或者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设置的写作中心?因为你不会求助、也没有及时求助,我决定不答应你延期的请求,给你这个F。

对啊,我为什么没有想到早点要求延期?又为什么没有来找老师求助,或者写作中心?我凭什么觉得可以只凭靠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把这个论文给拼凑出来?

没有早点要求延期,是害怕承认自己的确有困难、怕老师认为我不行。没有去找老师求助,也是害怕老师对我的印象变成一个写不出来论文的留学生。没有去找写作中心求助或者是同学,也是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这个弱点。

又或者,在从小到大的学业过程中,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脑海里留下了这样一个错误的评判标准:“自己能做出来的、不需要别人帮忙的,才是一份好的作业。如果自己能独立完成,一定不要求助别人。”

承认自己遇到了困难、去及时承认自己需要更多的延期和调整、及时求助老师或者更有经验的人,找到一切能够辅助自己的、支持自己的资源和人力,并且自己最终能够真心接受一份不那么完美的作业或者结果,成了我在留学过程中学到的关键一课。

这里的求助,和偷懒或者得过且过无关,这里的求助,有关一份不求万事完美的智慧,勇敢,和信念。有关于认知到自己的软肋,却愿意求助,即使跌跌撞撞却总是努力向前的执着。

(未完待续)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继续分享自己遇到过的各种求学,职场的困境与经验,分享自己如何被诊断和走出抑郁症的经历,又如何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走上服务小留学生和职业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以及现在决定加入一羊留学心理,为几十万的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的心路历程。

87e6f142feefb3cf6731e9b982ad485d.jpeg

3218077f1102395181fc4d1d1f602858.jpe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