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上海最厉害的美本独立申请老师
余涛2018早申请总结
与余老师面对面对话2018美本早申请结果
请关注文末!!!
又到了一年一度对于2018美本秋季申请进行中期盘点的时候,鉴于大多数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文章都将“极其类似”这个总体特点。
我决定聊一聊别人不太会注意的话题,供大家看完其他相同的100篇之后,有一些新的思考。
大数据显示常春藤这个占中国留学总人数 0.08% 的群体,获得了将近 80% 的媒体关注。这种现象有点像看运动比赛,如果是足球,大家最喜欢看的肯定是世界杯最终花落谁家,而不是东南亚足球锦标赛最后谁主沉浮。
思路虽然可以理解,可大家都忘了和运动比赛不同,自己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观赛者,更是一个参赛者。
你用菲尔普斯的游泳技巧和策略,是游不好你们学校的校运动会的。
因此虽然每年我都会费尽心思和脑洞,为那些本就才华横溢,灵光乱现的同学冲击所谓的哈、耶、普、斯、大小藤。但我很少去总结他们的成功,统计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小样本大离散(每年)是不可能有所规律的,成功者成功的方式皆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才导致了他们的成功。
从我自己手上成功的申请者,就有家庭背景性格迥异,材料故事处处矛盾的案例。
所以
顾问老师
请闭上总结的嘴
鼓起赞美的手
我想把我的总结归结到两个主题上去,一个是“时代”,一个是“人”。这两者互相改变,互相成就对方。
这是一个“最没目的”而“充满惊喜”的留学时代:抛弃了曾祖父母民族救国救亡,祖父母共和国百废待兴,父母改变家庭命运这三条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枷锁,这一代留学生充满惊喜。
具不完全统计,目前留学生专业覆盖范围的增长率是人数增长率的7倍。留学专业的多元性(专业之间人数比值)也不可同日而语。
2017年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调查让人尤其感动,“你选择目前专业的原因是什么?”高达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兴趣我喜欢”,远高于“未来工作的经济考量”,“行业有好的前景”甚至“父母安排或家庭传承”等等选项。
很感激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为“我喜欢”买单的资本。
对于留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几乎无一例外地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探索“我喜欢”这个简单又直观的问题上。
“喜欢什么”?
“为什么喜欢”?
这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与了解。
2017年,我欣喜的发现学生的问题会慢慢回到学校和学科本身,他们会从学校的活动,看学校的价值,从学科的研究去探索未来发展的趋势,从新闻里捕捉自己真正的兴趣。
这是一个“不要竞争”而“追赶自我”的留学时代。
所以有几个不成熟的建议:
▼ 不要去猜宏观政策。
不论是任何国家所作出的宏观政策都不是某一两个人一拍脑袋做出来,然后来特别针对你们一两个人的。
所以这是集体智慧的群体实施,因此在宏观政策上纠结往复完全毫无意义。
比如用特朗普的话来给孩子选专业的,真是贻笑大方,这时代更迭的速度特朗普这种老家伙怎么可能看的懂,做一个更好的螺丝,哪台机器都用得到你。
(那些整天纠结种族啊,身份啊。。。good luck)
▼ 不要去看客观差异。
2017年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的问题,比如ALEVEL /IB /AP哪种国际课标最好呀,比如SAT/ ACT哪种考试更有优势啊。
正确答案是:你要是优秀,你做那种都优秀,你要是不行,这些根本救不了你。
所以在绝对实力面前,客观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还是那句话做一个更好的螺丝,哪台及其都用得着你。
▼ 不要去竖假想敌。
申请行业的产业化导致学生背景同质化越来越重,于是总会有人开无数的战争相互竞争。
所以有人说,国际教育正在将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无限放大,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A参加了某志愿者,故意不告诉闺蜜B一起前去,认为B有了相同的经历,自己的优势就不再了。
其实学校哪里是考你经历里面写了什么事实,而看的是,这些经历背后你的感触和思想深度,那些东西的切入口,才是自己和自己的战场。
同一个学校可以是你和他两个人进哈佛,也可以你和她和他一起。你们不是对手,是同路人。
因此,这不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不要与自然规律,客观事实,和假想敌竞争,始终在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上面奔跑。
最后为了证明我也能写出大多数顾问写出来的东西。请看下文:
大者恒大,强者恒强,高中名校血统论,越来越重,美高表现尤其突出
标准化分数趋于稳定,在疯长了几年之后,除了少数几个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之外,大多数院校大致与去年持平。顶尖档次反而有放松之嫌。
EA /ED轮重要性依然持续增长,但也要注意选择策略,比如鸡头校(同档次老大)ED轮竞争激烈,凤尾校(同档次小弟)ED轮相对要求较低。谁是鸡头谁是凤尾,一目了然。
活动背景依然需要强大的逻辑相连,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乱凑简历,无论多漂亮都是第一轮必死的。
根据院校特征“投其所好“越来越重要,比如书呆子特征的,比如科技特征的,比如能说善道特征的,比如文艺体育特征的。
为了抗击美国目前偏右的政治风气,美国院校集体偏左的趋势明显,关心社区增加社群归属感的风气明显,“小爱无疆”特别值得推崇。
2017,或者说这两年的面试题,思想性明显上什,对于开放问题几乎无法准备,因此扩展自己知识边界,增加人生厚度变成了重中之重。“读完书,行万里”依然是总古至今最好的办法。
其实还有很多感触可以分享,希望留待今年申请季大幕拉上的时候,再与各位继续交流。个人常规轮申请,希望各位好运!
对于今年的早申请,我们筛选了部分比较好的学校录取数据:
回顾2017,我们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2018,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敬请期待
1月20日
“申请鬼才”余老师
2018秋季早申请案例分享会 !
活动时间:2017年1月20日
周六上午 10:00-12:00
活动地点:上海市 徐汇区 斜土路2088号
创客中心2F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高小狮”
发送报名余老师分享会即可。
高育,高端美高美本申请
更多相关内容请阅读以下文章
美国中学相关:
美国大学相关:
公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