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敏感期
诅咒敏感期是语言敏感期中的一个表现。当孩子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话能够像利剑一样刺伤别人时,就会使用强而有力的语言来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观察别人的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这个发现又使他开始重复说一句话。很快,儿童又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刺伤别人,诅咒的敏感期来了。儿童发现了语言的力量,便开始没轻没重、快乐地使用。成人很怕儿童使用诅咒词汇,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诅咒为洪水猛兽。儿童感受到了这些语词的力量,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使用这类词。
很多父母会不理解,孩子到了3岁左右,怎么一下子就从“小天使”变成了“小恶魔”,喜欢说狠话,“我恨你”、“我讨厌你”、“大狗熊”、“大坏蛋”的不离口,动不动就喊着要打死谁,对“屎尿屁”的话尤其感兴趣,而且屡禁不止。
有时候父母会为孩子说出的话感到特别伤心,不禁想问:“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也有爸妈会因此而特别担心:
“孩子会不会学坏了?”
“小小年纪就这样,长大了会不会不孝顺?”
“我一心为了孩子好,他怎么就成了白眼狼?”
“这样的话自己家人听到还好,被外人听到多尴尬啊。”
其实,在美国聪明兔幼儿园,这样的孩子也有,如果是3-5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幼儿园的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这一切都是“诅咒敏感期”惹的“祸”。
渐渐的,他们会发现一些语言是有力量的,能够引起别人特别的强烈反应。
于是,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小宝贝们,就开始反复的去尝试这些有力量的词语。
这些语言往往都是一些“脏话”、“狠话”。他人反应越强烈,孩子越觉得新奇有趣,越要反复使用。
不要以为他是要挑战父母,故意惹人伤心,更多时候,孩子其实仅仅是出于好玩而已。
一般来说,“诅咒敏感期”在持续几个月之后,就会自然的过渡过去,但如果父母应对不当,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延长“诅咒敏感期”,让孩子养成长期说“脏话”的坏习惯等。
那么,我们父母应该如何来应对呢?美国聪明兔胡园长告诉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区分情境,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未掌握语意的好奇尝试,可以置之不理。
很多时候,孩子常说“屎尿屁”的字眼,也是出于这种好奇。父母可以运用一些相关的绘本,和孩子聊聊其中的知识,让孩子过足“嘴瘾”,同时也意识到那不过是身体排泄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不分轻重的表达,给予恰当引导。
前阵子和家长聊天,她给我讲了一段她和儿子之间的互动。
一天下班回家,妈妈给小一(化名)买了一盒新的彩笔,因为小一最近正对涂涂画画兴趣盎然。
刚进家门,妈妈拿出那盒彩笔,展示给他看,小一特别高兴,伸手就过来拿。
妈妈想逗逗儿子,就在他刚刚要碰到彩笔的一瞬间,把彩笔往后一撤,小一没抢到,又再抢,终于抢到了。
其实这是妈妈和小一常常玩的一种小游戏,妈妈一直以为儿子喜欢玩。没想到这一次有所不同了,小一拿到彩笔之后,忽然冒出了一句:“妈妈不给我彩笔,我就打死你。”
妈妈听了一愣,但看儿子的表情十分平静,似乎并不是有意的,便假装没有听到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小一并不了解自己说出的话有怎样的威力,只是不分轻重的在尝试使用,他并不知道会对妈妈造成伤害。
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宝贝,你刚刚说的话让我觉得很难过,如果妈妈用这样的话说你,你会不会感觉不舒服呢?”
或者去问问孩子:“宝贝,是你不喜欢这个游戏吗?”如果孩子回答是的,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直接告诉妈妈,我不喜欢这样玩。”
让孩子理清“语言—感受”之间的一对一反馈,给予孩子更准确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话。
强烈不满情绪下的语言发泄,需要慎重对待。
还有一些情况下,是孩子已经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但因为处在愤怒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知道的各种狠话都抛出去。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不仅是孩子说出的话,更重要的是,孩子背后情绪感受的表达。
是否孩子感觉缺乏关注,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挑战父母,获得关注;
或是我们的某种行为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恼羞成怒,以此发泄;
在排除了这些之后,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每一次孩子激烈的表达情绪,其实也是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一次契机。
给孩子一点自我发泄的时间,然后待孩子能够冷静下来,尝试与孩子共情和沟通。
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并帮助孩子明白自己情绪的由来。同时也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帮他意识到这种表达的不当之处。随着孩子年龄的提升,他们自然会掌握越来越多语言表达的方式技巧。
总而言之,对于孩子的“狠话”不要过度关注,它们只是孩子在学会正确的表达之前,所进行的必要学习和磨炼。
不过度反应而是忽略,往往能够促进这种行为的消退。
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表达爱的语言,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孩子感受到除了那些“狠话”、“脏话”之外,还有那么多美好的语言,充满了令人愉悦的神奇魔力,正等待着他去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