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孙瑞雪
我见过有个别孩子,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好吃的,会目不转睛的盯着,甚至直接去抢,或是在不经过对方同意时,拿着好吃的躲起来吃……
这时候,我们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告诉他(她)幼儿园的规则,“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并需要和双方处理这件事情,是赔偿还是道歉,直到两位小朋友都同意解决的结果。
当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特别焦虑,会说:“我什么都给她买,为什么还会吃别人的,我都给她买的进口的,无添加的,家里什么没吃过……”
老师们都知道,这是因为家长在孩子选择物品时,是限制干涉的,没有给孩子真正选择的权利,会担心对身体不好。
一些传统理念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很自私,好吃的不给他人分享,只顾自己吃。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这时还没有“道德”意识,当然更无所谓“自私”,蒙特梭利认为道德观念是在12岁以后建立的。吃的东西对他太重要了,是他的全部世界,他只是坦然而诚实地使用他的自然本能。
但孙瑞雪老师说过,儿童两岁多的时候有“这物”“那物”“属我”“属他”“属大家”的意识了。也可以通俗地说,有了“私有观念”和“共有观念”了。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在这时,应该给孩子建立一种别人的东西不能动、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的道德观念。这种秩序(可能还没成为观念)一旦建立,就是一个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道德的萌芽。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而选择他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
孩子要买这个东西,就说:“你不要买,那个东西不好吃。妈妈告诉你,这个东西好。”哄着孩子买她认为的好东西。结果东西买下来,孩子情绪非常不好,甚至很痛苦。实际上儿童非常欣赏他自己选择的东西。
自主选择是儿童意识独立的标志,这个独立的出现、尝试和应用,使孩子非常快乐和兴奋。这种买的过程对儿童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孩子也最容易受到挫折和压抑,因为这里面要牵涉到“经济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你是用这点钱满足你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并使他成长呢,还是害怕浪费这点钱,非要买你认为对他实用的东西不可。很多家长会选择后者。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
儿童刚生下来是用口腔来认识世界,什么都要往嘴里塞一样。这个时候他要认识外界的东西,而且是通过口来认识,吃就成为他发展的条件了。这个世界很丰富,成人也喜欢“尝试”,有时候只吃一点就不要了,有时只是想买,但买来后就不要了。时间久了,成人自然就知道那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大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孩子。阻碍他尝试,就像阻止我们看这个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样。尽量让零至6岁的孩子满足,他不会要超出他需要的东西。记住:努力让他满足。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周给他买一次。把时间固定好,比如说星期天,那就每周的星期天带他去超市。我们会发现孩子买东西不会超30块钱。你把自由给他,让他去挑,你不要干涉他。
经济条件的好坏在我看来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钱多钱少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给孩子买东西的钱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孩子。
在餐桌上,孩子的吃和成人的吃有着极大的不同。成人喜欢桌上的食物丰富多彩,品尝每一样。但儿童不同,儿童有时就吃一样,然后什么也不吃了。有时儿童喜欢吃肉,抓住肉不放,之后可能一天甚至两天基本上不吃东西。成人开始担心,并想方设法让孩子吃,有时孩子为了安慰成人吃了,结果消化不良,发烧、扁桃体发炎。
长久的观察让我得知,儿童的身体是知道饥饱的,并且能自我调节,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调整饮食结构。所以,我常常把不同的食物放在桌上,由儿童自己选择——自己选择吃的时间、吃的食物。不要像孩子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多辛苦呀,又要吃东西又要睡觉。”
专注于儿童心理的幼儿园
咨询热线:1840343916 186034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