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产阶级因挨饿而感到羞耻,因为经济低迷失业率高,越来越多的人没钱买吃的

近日《美国人因挨饿而感到羞耻——2009年起美国开始谈论食品短缺危机》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的关注。

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菜篮子正在急剧缩水。从一方面来说这似乎是节食者的队伍在壮大。但原因更简单和可悲——人们越来越没钱买吃的。

  

现在人们公开谈论美国中产阶级迅速变穷的话题。但目前羞于承认的是,包括素食在内的许多大行其道的节食其实与缺钱有关。

2016年有4120万美国人沦为“吃不饱的人”。人们为吃不饱而感到羞耻,把它当成秘密。

  “表面光鲜”的饥饿游戏

  

文章称,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开始广泛使用食品短缺一词。受食品短缺困扰的人不仅是非法移民和吸毒者,还有大量有工作的公民,例如多子女家庭。

通常赚钱主力是父亲,而母亲做兼职。如果父亲失业,就等于让家庭吃不饱饭。

  原则上,美国中产家庭中夫妻任何一方失业都可能令整个家庭面临生存困境——即便是收入较少的一方。

问题在于,绝大多数这种家庭都有房贷。断供意味着失去所有。因此,按时向银行还贷令人们放弃了很多。

  

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亚历山德拉·海泽尔说

从外面看我们家与邻居家一样漂亮,而里面却藏着挨饿中产阶级的秘密。

大衰退打碎了我们的生活。一夜之间我们从吃新鲜食品沦为吃过期罐头和大米。父母经常不吃午饭或晚饭,以便把吃的省给孩子们。

邻居们给我们送来热饭菜,好让我们撑到周末。但父母把这个秘密藏得很好,以至于我们甚至不认为自己属于挨饿的人”。

之前5000多万美国人生活在“食品短缺”的状况下。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个数字在下降——如今饿肚子的人略多于4000万。

但有意思的是:其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住在中产阶级生活的发达地区,那里林荫道旁的房屋正是“表面光鲜”。

  尽管目前经济在增长,中产阶级往往被迫接受低收入工作或赚外快。而按揭、贷款或公共住宅的固定支出压力则在持续增加。

  

被迫租房的人也属于高风险人群。房租不断上涨,而公共住宅在变贵,但与俄罗斯一些地区不同(好几年的费用都不交),在美国一逾期立即断水断电。

因此租房者面临选择——要么付房租,要么交钱吃饭。通常他们选择前者。

  做兼职养育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埃米·奈特承受不起一下上涨30%的房租,她住回了父母家并向他们支付房租。

  

尽管美国向家庭提供食品券,但奈特只买得起最便宜的食物——通心粉、大米和面包。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奈特和她的孩子们迅速发胖。

这就是发达国家的饥饿现状——人们常年吃不到新鲜水果、正常的肉和鱼,因此发胖并引发种种疾病。

  

这些问题在美国房价快速上涨的州尤为尖锐。俄勒冈的房价和房租的上涨态势令食物短缺者人数至今仍在增加。埃米·奈特刚好来自俄勒冈。

把吃不饱当成秘密

  2009年起美国开始谈论食品短缺危机。所有主流媒体都做了这一主题的报道。

不过人们的绝望没有以群众游行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为吃不饱而感到羞耻,把它当成秘密。尤其是那些自诩中产阶级的人。

  

作者尼尔·加布勒在《大西洋》月刊中写道:“美国是失败者和成功者的国度。与贫穷斗争——这是耻辱之源。沉默是唯一的防御。”他承认自己属于那49%的美国人,紧急情况下口袋里甚至掏不出400美元。

美国的饥饿问题已被称作“寂静的危机”。这令人想起大萧条时期。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没有做人口统计,一些历史学家推测,美国当时经历了真正的饥荒,只不过是“寂静的”。

  

受过教育的挨饿者想出了大量花招,用以掩饰他们没钱买不断涨价的食品的事实。素食者人数逐年增加——同时上涨的是食品价格。

出现了稀奇古怪的理念——比如“免费素食主义者”运动,他们原则上不在商场购买食物,只吃垃圾堆里的东西。

  那些专门介绍如何在超市找出打折食品并为全家制作经济饭菜的烹饪书籍大受欢迎,例如用冷冻玉米煮的一碗汤或番茄通心粉。读者们喜欢这些生存秘诀。

  

文章称,英国和美国的媒体愿意支持这种趋势。最严肃的刊物上都出现了诸如《小伙子花2.75美元吃得像国王一样》的标题。

流行的饮食试验把需求冒充成美德。在垃圾桶找吃的时候,说服自己是在为保护生态而战。

美国这个世界的人间天堂,希望这里会越来越好,毕竟要对得起这么多的移民者,不要让人去了感到失望。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