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为孩子立界线》之第七章我并非唯我独尊3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同理心和矫正

“比利,我很了解你真的很失望,但是你不可以这样跟我说话。你不可以叫我笨蛋,这种用词很伤害我。你要难过、要生气都可以,但我不准你这样骂人。”

“比利,我了解你很不高兴。但是当你叫我笨蛋时,你想我会有什么感觉?(等他回答,让他想想别人的感觉),如果别人这样叫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你吗?”

“比利,我听见你在骂我,若你以更尊重的态度和我说话,我很乐意倾听。我不会听一个叫我笨蛋的人说话,如果你对某些事不高兴,请你换个方式来跟我说话。”

“比利,请你想想看你刚才说什么话,好好地再讲一次。”如果你纠正他以后,他向你道歉,充分地自我调整,并且悔改的话,这个孩子就学到尊重为何物。如果他不道歉、不后悔,也不纠正自己,或是,这已经变成他说话的模式,那么就应该让他承受下面这些后果。

后果

“比利,我告诉过你不要那样对我说话,我不听你那样说话,是因为它伤害到我的感觉。所以请你现在到房间去,想想看有什么更好的说话方式。”

“比利,在你能够停止这种讽刺的言辞之前,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去,我不想听,请你走开。”

“比利,你如果用这么恶劣的态度来烦我们所有的人,我不知道你在外头会做出什么事来,你最好待在家里,好好地想想怎么样对人讲话会更得体些。”

请注意,我们要尽可能地将后果和他对人的侵犯联结在一起,因为这是一种关系上的侵犯。比利行事的方式是别人所不喜欢的,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因他的行为而失去与别人接近的机会。

也请注意,比利无法把事情变成妈妈失控的问题,因为他妈妈只是说出她的限制,以及后果是什么,既未羞辱比利也没有轻视他。她只真实地道出比利所做之事,也让比利保有他的选择权,如果比利真的要作这种选择,他可就愚蠢了,因为母亲已经把所要付的代价清楚地告诉他了。

她保留了比利的自由和选择,也在过程中仍然爱他。自由、选择和负责这三个要素,在人际关系里面都被保留了下来。比利也从中发现,拙劣的人际关系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

1.伤害到别人。

2.要为人际关系付出代价。

你要尽可能地保持自我控制,因为这就是界线所在。这个过程要能够有好结果,需要有三件事:首先,你不要让自己受人谩骂,因此当比利用那种方式跟你说话时,你身为有好界线的人,要对所听的话设下界限。然后,当他想要那样说话的时候,就没有人听他说话(这对乱发脾气的幼童同样有效,告诉他们,他们想生气的话可以,但要在自己的房间生气,你不要听到那种吵闹的声音)。

其次,你的孩子学到,他的行为伤害了别人。大部分的孩子并不喜欢去伤害人,他们会反抗规条和限制,但了解什么是痛苦。你要向他表示,他所说的话很难听,而且让你听了很难过。你这样做,就是开始在教导他根据同理心而来的、道德上的金科玉律——爱邻舍如同自己(马太福音廿二39)——这条以留意、关心别人感觉为本的法则。要待人如同希望别人如何待己的想法,包含了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什么感觉,孩子很快就可以了解,他们不希望别人用某种方式来对待他。但是你不需要用让他内疚的语气来教训他,只要以探测性的语气对他说:如果有人在学校对你这样说话,你会有什么感觉?要他想个答案,然后说:当你这样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我也不喜欢!

最后,如果他没有改正那个行为——虽然一开始可能还没有办法改正——就必须让他付出一些代价。要他付上关系性的代价可能会管用,换句话说,由于他伤害或不尊重某个人,因此,要他付上减少和这人在一起的时间这种代价。你叫他走开;在他用那种方式行事时,不和他互动;告诉他,你认为他需要一些时间想想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和你说话,你才会听他。行为恶劣等于你自己一个人去做恶劣的行为:行为得当等于有人会倾听你说话。你可以听他的生气,但不听他的恶言恶语。

选自——《为孩子立界线》

8a446ef7c3c486df8db96633729428b4.jpeg


专注于儿童心理的幼儿园


咨询热线:18403436916 18603490804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